黄鳝养殖疾病预防,守护餐桌安全
黄鳝养殖疾病预防,守护餐桌安全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其中黄鳝再次登上"不合格名单"。在抽检的多批次食品中,永嘉县瓯北街道一家水产店销售的黄鳝被检出恩诺沙星残留量高达632μg/kg,远超国家规定的100μg/kg限量标准。这一消息再次引发公众对黄鳝养殖安全的关注。
恩诺沙星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严格控制其残留量?恩诺沙星又名乙基环丙沙星、恩氟沙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养殖业中,它被用作动物专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然而,恩诺沙星的残留量必须严格控制,因为过量摄入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晕、烦躁,还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黄鳝养殖中为何会出现恩诺沙星残留超标?这与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预防和用药管理密切相关。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黄鳝容易发生各种疾病,一些养殖户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可能会过量使用抗生素,包括恩诺沙星。此外,不规范的用药习惯和缺乏有效的养殖管理也是导致药物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在保障黄鳝健康生长的同时,避免药物残留超标呢?关键在于科学的养殖管理和疾病预防。
严把苗种关
选购健康苗种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养殖户应从正规渠道购买苗种,避免购买受伤、患病或被药物影响的黄鳝。在放养前,使用3%食盐水浸泡苗种3-5分钟进行消毒,下箱后泼洒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消毒,可以有效预防疾病。
科学投喂
合理的投喂是保持黄鳝健康的关键。每日投喂两次,根据摄食情况调整饲料量,防止过量或不足。同时,必须保证饲料新鲜,避免投喂变质饲料,以防引发疾病。
加强水质管理
水质是影响黄鳝健康的重要因素。要定期换水和消毒,使用生石灰清塘,清除有害微生物。同时,利用益生菌等产品维持良好的藻相和菌相平衡,确保溶氧充足。
日常观察与环境维护
及时清理残饵,减少病原滋生,保持良好水质。定期检查网箱和排水孔,防止黄鳝逃逸及捕食者侵入。通过日常观察,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除了养殖户的自我管理,政府部门的监管也至关重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规定,养殖黄鳝中恩诺沙星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kg。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养殖环节的监督检查,严格把控兽药使用,确保残留量符合标准。
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黄鳝,注意观察其外观和活力。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只有通过养殖者、监管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守护好我们的餐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