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亮相巴黎建筑与遗产城:一场中法建筑文化的对话
福建土楼亮相巴黎建筑与遗产城:一场中法建筑文化的对话
近日,《福建土楼活化利用》主题专场展正在巴黎建筑与遗产城(法国国家建筑博物馆)举办,向公众展示过去3年来中国福建省漳州市活化利用土楼的实践经验。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福建土楼的独特魅力,更为全球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览内容:7座土楼的活化利用案例
展览以舞台布景形式,通过7件大型土楼建筑模型和丰富的图形影像,呈现了土楼的独特建筑传统和历史风貌,以及活化利用后的新形象和功能转型。
这7座土楼分别是位于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的昇平楼、新圩镇的启丰楼,南靖县璞山村的翠美楼、进士楼、诗德楼,以及平和县坂仔镇土楼群的宾阳楼和五寨乡的寨河旧楼。
微介入方式:保留历史痕迹,注入新功能
对于有人居住的土楼,如进士楼和翠美楼,通过必要修缮提升居住条件,将内部闲置空间变为活动和休闲场所,开放家庭厨房接待游客。这样既能令游客深度体验传统土楼生活,又能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对于空置多年的土楼,如宾阳楼和启丰楼,将其修缮、改造为新的社区中心,增加综合服务功能。例如,启丰楼已空置30余年,改建后一、二层进行以畲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非遗展示,顶层改为民宿,入口处的倒塌墙壁加固后开放为观景平台。
独特的建筑价值: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土楼建筑采用夯土墙和传统榫卯木结构等自然方式建造,极具生态环保性。重新利用现存土楼可以减少新建筑数量,降低碳排放量,同时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国际反响:建筑界的关注与赞誉
展览吸引众多来宾,既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人员,也有中国文化爱好者,还有从法国各地专程赶来的建筑师和艺术家等,开展至今,参观人数已上万。
法国国家建筑博物馆策展人弗兰索瓦瑟·兰德评价道:“福建土楼的活化利用充分考虑到土楼所处的村庄环境,尊重并延续了原有的建筑技术和空间布局,巧妙保留了历史痕迹和生活记忆,并通过微干预和公共功能更新让当地居民再次充分使用这些传统建筑,为其注入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力。”
法国媒体发表评论称:“通过土楼项目,我们看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可与当地历史叙事相互关联”“土楼的活化利用拓展了建筑边界,让建筑服务于当地发展”。
文化交流:中法建筑文化的对话
此次展览不仅是福建土楼的展示,更是中法建筑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法国传统民居也常见夯土建筑,这与福建土楼有着相似之处。这种建筑文化的共鸣,为两国在建筑、乡土、社会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基础。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此次《福建土楼活化利用》展是两国文化交流中的一朵浪花。在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我们期待与法国同行在建筑、乡土、社会等领域开展更多跨学科的探索与合作,进行更多跨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未来。
此次《福建土楼活化利用》展览在巴黎建筑与遗产城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福建土楼的独特魅力,更为全球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这次展览,福建土楼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多关注,也为世界各地的传统建筑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