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参与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即将开建
国机参与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即将开建
极弱磁场,因为磁场太弱很难测量到或者无法感知到的磁场。比如,大脑的磁场,就是地球磁场的十亿分之一,很难被捕捉到。但是,有这么一项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能够创造极限弱磁环境,提供极限测量手段。
项目建议书阶段效果图
近日,国机集团参与建设的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工程规划许可核发,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于2021年10月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选址位于杭州滨江区,用地规模约66.67亩,拟建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项目从规划构想、技术路线,到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等多个环节,存在众多技术难点,并且在项目实现过程中还需要能带动相关产业的研究,实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一体联动。集团下属企业中国联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合”)作为唯一一家从立项到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参与项目建设的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承担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在与北航科学家团队并肩作战的三年里,共同完成了从科学设想到工程设计的艰难跨越,确定了多项“零磁“空间的关键技术路线,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效果图
2020—2021年中国联合项目团队协助北航科学家团队,共同编写《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成功助力该项目于2021年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
初步设计阶段效果图
2021—2023年中国联合项目团队继续协助北航科学家团队,共同编写《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3年5月项目全面进入实施阶段。2024年中国联合携手多家单位,共同协助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完成了新一轮的迭代优化工作。2024年底,该项目将全面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未来,项目将建成性能最高、空间最大的“零磁”空间及指标领先的科学装置与仪器,提供极端弱磁环境和极端测量手段,有力支撑前沿科学技术、国家重大需求、生命科学及医学等领域研究,服务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的“四个面向”,支撑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这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可使我国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技术保持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