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曾有狮子?从史前洞狮到汉代贡狮的历史探寻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26: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曾有狮子?从史前洞狮到汉代贡狮的历史探寻

狮子,这个被誉为“百兽之王”的动物,究竟与古老的中国有着怎样的渊源?从史前的洞狮到汉代的贡狮,再到如今仅存的亚洲狮,让我们一起探寻狮子在中国的历史足迹。

提起狮子,你可能会想到非洲草原上威风凛凛的雄狮,或是立在高府大院门口的石狮,又或是舞狮表演中那灵活跳跃的身影。但你是否想过,狮子真的只属于非洲吗?古人又如何创造出如此生动的狮子形象呢?


洞狮与杨氏虎

事实上,中国也曾是狮子的家园。在距今30到10万年前,我国生活着一种名为洞狮的狮子。洞狮体型庞大,长达3米,比现今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还要大得多。


洞狮的复原图

洞狮除了拥有现代雄狮标志性的鬃毛外,其他特征更接近老虎,如浅色的虎斑纹和粗壮的四肢。根据冻土层出土的幼崽化石显示,它们的毛发可能是白色的。考古研究证实,洞狮主要分布在欧洲,但在中国东北地区也曾发现洞狮头骨,现存于黑龙江一家博物馆,证明了洞狮在中国的存在。


杨氏虎的化石

除了洞狮,中国还有一种名为杨氏虎的狮子。杨氏虎与洞狮同出一源,它们的共同祖先——化石狮,在50万年前一直生活在非洲,随后扩散至各大洲独立演化。进入欧洲的部分演化成洞狮,而进入亚洲的部分则演化成杨氏虎。


杨氏虎的化石发现地

杨氏虎的化石最早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遗址,经科学家研究证实其确实属于狮子。之所以被称为“杨氏虎”,是因为当时古生物学家习惯将大型猫科化石命名为“虎”,小型的命名为“猫”,中等大小的命名为“豹”。杨氏虎生活于距今约35万年前,主要分布在包括北京周口店在内的东北地区。然而,随着冰河纪末期气候变暖和森林扩张,杨氏虎失去了栖息地,最终走向灭绝。


古代文献中的狮子形象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所熟知的狮子并非上述两种,而是来自西域的亚洲狮。关于亚洲狮传入中国的时间,多数史学家认为是在东汉时期。《后汉书·章帝纪》记载:“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这里的“师子”即指狮子。在古印度语中,狮子被称为suangi,音同狻猊,而狻猊在中国传说中是龙的儿子,因此古代狮子形象与龙更为接近。


白马寺门前的狮子雕像

狮子在佛教中地位崇高,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坐骑。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狮子也被作为贡品引入,并被安置在寺庙门口作为镇守一方的神兽。有的学者考证,狮子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能更早,在西汉时期就有相关记载。


宋代石狮

到了唐朝,人们开始流行将石狮子作为大门口的镇宅神兽。宋代时,大户人家争相在自家门口放置石狮,据说如果家宅遇灾,石狮的眼睛会变红。但这种做法更多是为了炫耀财富。


1908年仅存的13头亚洲狮

然而,亚洲狮的命运却令人担忧。1840年后,欧洲殖民者的猎杀使亚洲狮数量锐减。到1908年,野外仅存13头亚洲狮。这些幸存者被送往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保护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保护,到2017年,数量已超过600头。


吉尔国家森林公园

然而,近亲繁殖导致的基因退化问题日益严重。2018年,一场犬瘟热疫情在一个月内夺走了23头狮子的生命。有人提议从非洲引进健康狮子进行杂交,以优化基因,但这一建议遭到印度民众反对,他们认为亚洲狮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亚洲狮面临的生存困境

如今,亚洲狮正面临着基因退化和生存环境的双重威胁。这个曾经在中国大地上自由驰骋的“百兽之王”,能否在人类的保护下重获新生,还是一个未知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