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相声节】回顾之四┃追寻那些渐行渐远的相声先贤
【天津相声节】回顾之四┃追寻那些渐行渐远的相声先贤
第四届天津相声节以《“曾经的繁星”——追寻那些渐行渐远的相声先贤》为主题,特别挖掘了十位录音少、文字记载不多的“相声大将”加以怀念。为期一周的相声节通过这些老前辈的后人、传人的舞台表演,让大家感受到了前辈艺术家的独特魅力。
开幕式演出:计时收费·全国联动
9月14日的揭幕演出,特别恢复了“计时收费”的传统经营方法,从下午一点直至晚上十点不间断演出,观众可随时根据自己的喜好出入,这样的收费方式考验了39位参演演员的实力,也令当日的观众似乎回到了那些相声先贤辉煌活跃的旧日时光。
开幕式当日,全国诸多相声剧场联动,包括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济南、郑州、石家庄、西安、杭州、苏州、青岛、银川等地的15家剧场,“隔空呼应”,与天津一起,同步举办庆贺相声节开幕专场,奉上精彩的相声“大餐”。体现了全国相声界同仁对天津相声节的大力支持,更体现了“天下相声是一家”的情怀!
演出当天买通票,看足九个小时的观众不在少数,这一份对相声艺术的喜爱和情结也让我们为之感动。
纪念刘奎珍专场
管新成和张尧表演的《古董王》便是刘先生的拿手节目之一。
佟守本和邓继增表演的传统相声《飞笔点太原》也是刘奎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深得相声界同仁的赞誉。佟先生的表演曾受刘奎珍先生的亲传,并加以改编,平时很少表演。
纪念杨少奎专场
杨少奎先生的公子杨文生现居四川雅安,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此活动,特意寄来信件表达心情,并对还记得他父亲并参加此活动的相声同仁表示感谢,同时还寄来了亲笔写的纪念文章《回忆父亲-杨少奎》,赠与天津相声博物馆 。当晚杨少奎先生的再传弟子,辛明璋、高明菲和李明刚、刘明涛分别表演了《对春联》和《洪羊洞》。
遗憾的是刘文步先生因病无法参加演出,至今提起依然惋惜不已,临时特请北京的刘洪沂先生携弟子程磊来津救场。二人表演的《东北风》卖尽力气,场面火爆。
纪念冯立铎专场
演出当晚相声界老前辈张宝珠先生到后台看望演员,张宝珠、魏文华、张文霞、刘春慧四位女相声演员三代同堂在谦祥益后台合影留念。
田立禾先生那日使的《偷斧子》与今下常见的同名段子全然不同。垫话以和尚“五戒”砸挂尹笑声先生,令观众畅笑中自然入活,真和尚偷斧子,铺得稳,翻得响。返场竟然出人意料地以椅子当包袱,一句“刚说尹笑声,现在就报应了”,惊人冷汗,即还以一包袱。
田先生回到后场直问大家活使得如何。老头儿自1956年之后就没动过这块活了,这次拿出来,有点担心效果。真是本事越大胆儿越小啊。
值得一提的是这十场演出中的“话说”环节成为热点,十场的“话说”文本皆由相声作家王鸣禄先生所作,由几位年轻演员对老艺人的生平经历进行介绍。前三场由来自北京的王玥波担纲演出,简洁明了,趣味盎然,讲述老先生人品轶事的同时还传递了相声行内的正能量。
纪念尹寿山专场
尹笑声先生当晚的攒底演出的是《卖挂票》,返场《拽子说书》,更具乃父的神韵,堪称经典。
演出结束后,演员刘桦到后台看望尹笑声先生
纪念穆祥林专场
《话说穆祥林》由高玉林先生开讲。高先生为相声名家高英培先生的公子。从小得益于穆先生,此番他主动请缨,以表达对启蒙老师的崇敬。
穆先生的公子穆瑞生先生来到谦祥益向后台的演员表示感谢。
纪念王本林专场
本场演出由央视主持人王晓磊主持。
整场演出的演员皆是王本林先生的家人及弟子
其子王双福在开场前登台致谢,接下来的演出和刘际表演了《论酒》
八十高龄的王本林先生的弟妹张宝珠特意从河南赶来,与杜国芝先生合作了一段《报菜名》。此《报菜名》非常特别,与传统的节目全然不同,多走小辙。
苗阜、王声《歪批山海经》,返场三次。
王本林先生之徒郑小山先生和来自保定的关自仁先生表演《卖估衣》
纪念耿宝林专场
陈树桐先生是耿宝林先生之徒孙,此番与李宝忠合作的《十八愁绕口令》,是在平时使的《绕口令》基础上更换了底。二位的这使活,从结构和表演上有自己的理解和方法。使得稳稳当当,尺寸得当,该响的包袱都有很好的效果。
耿宝林之子耿伯春与张立林先生都是名家之后,因年龄的原因极少合作了,此次演出极为难得。
纪念张宝如专场
演出当天张宝如先生的公子张治富也来到后台向演员致谢。
纪念武魁海专场
魏文亮此次特意为回报恩师,重拾武魁海先生的《闹公堂》
武魁海先生的徒弟及再传弟子,依次出场
魏文华、魏文亮、王佩元几位演员在后台又聊起老演员们过去的故事
纪念阎笑儒专场
在演出前几天经朋友多方联系找到了阎笑儒的外孙,在演出当天来到后台向各位长辈致谢。
侯长喜先生师承于阎笑儒,当天和徒弟韩云飞表演了《福寿全》
第四届天津相声节:繁星闪耀 不忘先辈
8天11场演出90个节目
由76位演员
7家主办单位
16家协办团体
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