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得了心脏病还能运动吗?这场直播带你了解心脏康复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42: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得了心脏病还能运动吗?这场直播带你了解心脏康复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但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心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反复发作的情况屡见不鲜。面对心脏病,患者往往会有诸多疑虑,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得了心脏病还能运动吗?针对这一问题,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心脏康复中心的两位专家——林威副主任医师和郑荔娴主治医师,为大家带来了心脏康复的科普讲解。

心脏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处方。这些处方旨在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改善预后、减少复发,并提高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生活。

其中,药物处方是心脏康复的基础,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而运动处方则是心脏康复的核心。许多人认为心脏不好的人不应该运动,担心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但实际上,心脏病患者不仅可以运动,而且必须运动。在专业心脏康复团队的评估和指导下,开展适当、适量的科学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康复将大有裨益。

心脏康复运动与日常运动存在显著区别。日常运动,如散步、快走、跑步、登山、广场舞、游泳等,虽然对身体健康有益,但往往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心脏康复运动则包括热身运动、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和拉伸运动等多组分运动,旨在全面提升患者的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平衡功能。通过科学的指导,患者做心脏康复运动时能有效避免不良运动相关性损伤的发生,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按照目前国内外专家共识和循证医学推荐,心脏病患者每周做3-5次康复运动,每做完12次后重新进行心肺功能评估,调整康复计划,总疗程为36次。“只要坚持科学的心脏康复运动,很多患者的运动阈值都会有所提升,比如有些原先爬两层楼就会累的心肌缺血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运动后,他们能一口气爬上四层楼。”

心脏康复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住院期康复,患者在因疾病急性发作住院期间,心脏康复团队会在病房内,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第二阶段康复为门诊期康复,主要针对治疗基本稳定后出院的患者。在门诊康复阶段,患者可以定期在心脏康复中心进行监护指导下的运动,之后返回家中;待患者掌握了如何科学运动的方法,同时学会把控运动风险后,就可以进入康复的第三阶段——居家康复。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适合自己的康复运动,例如快步走、功率车骑行、椭圆机、跑步机等有氧运动方式,或使用哑铃、弹力带等便携的抗阻力工具。期间可以通过定期回访,动态调整自己的运动类型和运动量。

福建省立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成立几年来,已获得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和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两项国家级心脏康复中心的认证。除了心内科医生的主导,医院内的营养、心理、呼吸、康复、中医、睡眠等多个学科,还共同构成了强大的心脏康复多学科联合会诊模式,为各类心脏病患者提供综合的心脏康复服务。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康复设备,如医用级别的功率自行车,专业阻抗运动设备,以及柔韧性训练、平衡性训练、呼吸训练的专业设备仪器。除此之外,心脏康复中心内的先进医学监测设备,以及专业的心脏康复医护团队,共同构成了保障心脏康复安全的重要“后盾”。对于病情较重或尚处于不稳定阶段的患者,建议在心脏康复中心内,利用设备进行密切监测,并在专业的医护康复团队精心指导下,进行既安全又有效的运动康复。

现阶段,随着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工作生活压力增加,患有糖尿病前期、高脂血症、超重,亚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多,这些人群其实都需要通过科学的运动,控制危险心血管因素的进展。为避免运动相关的心血管风险,建议上述人群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都可以前往心脏康复中心进行运动风险评估。例如在评估项目中,医护人员会为测试者检测峰值摄氧量等数据,如果峰值摄氧量低于40ml/kg/min,那么是不推荐测试者进行全程马拉松比赛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群已经逐渐意识到运动前进行专业心肺功能评估的重要性,这对于获得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明确自己当前适合的运动配速和心率范围,学习如何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并掌握有效的拉伸技巧来缓解运动后的疲劳,规避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将提供很大帮助。”

本文原文来自福建卫生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