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威海:打造最美海湾的海洋生态保护创新实践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14: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威海:打造最美海湾的海洋生态保护创新实践

作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威海市近年来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还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路径。

01

政策引领:打造海洋生态保护法治体系

威海市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威海市海岸带保护条例》,并先后出台市域海岸带保护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等20多个专项规划。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同时,威海市还建立了严格的监管体系,对4855个入海排污口分类建立“一口一策”整治台账,持续加强“近岸水体—入海排污口—排污管线—污染源”全链条追溯监管。

02

科技创新:构建蓝碳产业链

2019年,威海市出台《关于支持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蓝碳生态产业,并制定全国首个地市级《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威海设立全国第一个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观测站和国内唯一的海洋负排放院士工作站,为蓝碳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03

产业融合:探索蓝碳金融新模式

威海市积极探索蓝碳金融创新,推出多个全国首创的金融产品:

  • 2021年全国首笔海带、湿地碳汇贷在威海发放
  • 2022年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在烟台长岛落地
  • 2023年首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碳汇价值综合保险项目落地东营
  • 2024年全省首笔省级碳普惠体系海洋碳汇交易试点落地威海

这些金融创新不仅盘活了海洋碳汇资源,也为海洋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04

生态修复:打造最美海湾

通过实施“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生态修复项目,威海市累计修复受损岸线超过120公里、修复滨海湿地超过1200公顷。

在乳山湾,通过“退养还湿”工程,拆除近千亩互花米草,恢复湿地生态;在南海新区,通过种植翅碱蓬,打造“红海滩”景观;在逍遥湖,通过大叶藻增殖,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

05

“蓝碳司法”:创新生态修复机制

威海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蓝碳司法”新模式,通过办理替代性修复公益诉讼案件,推动生态修复与司法实践相结合。

2024年以来,威海市检察机关办理替代性修复公益诉讼案件11件,追偿环境损害赔偿金治理修复费用2474万余元,增殖放流鱼苗762万余尾,增殖大叶藻336万余株。

06

经验启示: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威海市的海洋生态保护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 政策引领是基础:通过立法和规划,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2. 科技创新是支撑:建立科研平台,开展蓝碳标准体系建设
  3. 产业融合是关键:通过金融创新,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4. 社会参与是保障:吸引公益资金,推动全民参与生态保护

通过这些举措,威海市不仅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