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税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准自然实验
环境保护税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准自然实验
环境保护税的实施对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究竟有何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显著推动了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尤其是对获得政府补助和规模较大的企业效果更为明显。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确立污染物排放收费机制以来,该制度在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中国制造业正处于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2018年,我国颁布第一部绿色税法,实现了从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的转变,这一转变旨在通过更严格的法律制度,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文以2018年“环保费改税”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DID)深入探究环境保护税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路径的实质性影响。研究过程中,将样本划分为实验组(即制造业企业)与对照组(即非制造业企业),以确保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对比分析的精准性。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看出,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量的平均值为0.592,说明企业绿色转型水平不高,而标准差为0.942说明各企业的绿色转型水平差异较大。企业规模变量平均值为22.189,标准差为1.306,说明各企业的规模差异较大,且均值大于中位数,呈右偏分布。而政府补助样本有39,680,缺失一部分数据,表示有大约3%的企业未拥有政府补助,且政府补助标准差为1.529,说明政府补助数目差异较大。
图1. 非制造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的变化特征
- 回归结果分析
表3为本文的双重差分结果。结果显示,核心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依然显著(0.0660),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保持稳健。这一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的实施对于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图2. 平行趋势检验
- 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实证结果稳健性,本文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lnGc),即(绿色发明专利申请数目 + 1)的对数。表4展示了稳健性检验的详细结果,结果显示核心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微增至0.0301,同样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一系列结果有力地支持了环境保护税实施对于促进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的积极作用。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 环境保护税政策的实施对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展现出了显著的积极效应;
- 对于已获得政府补助的制造业企业而言,环境保护税政策的激励作用更为突出,表明政策与财政支持的协同效应显著;
- 环境保护税在促进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方面效果尤为明显,揭示了企业规模与政策效果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五、政策建议
- 加强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引导。加大对绿色转型政策的宣传力度,明确环境保护税与绿色发展的关联,提高制造业企业对绿色转型重要性的认识。
- 优化政府补助机制,增强受补助企业的绿色转型效果。建立更加精准的补助机制,根据企业的绿色转型意愿、技术基础、转型成效等因素,合理分配补助资源。
- 鼓励规模化制造业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行业绿色转型。鼓励和支持规模相对大的制造业企业率先进行绿色转型,树立行业标杆。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