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周有光:现代汉字学的开创者与汉语拼音之父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13: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周有光:现代汉字学的开创者与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文字学领域的杰出学者,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他率先提出“现代汉字学”的概念,并对汉字的繁杂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为汉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世界上使用的文字体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拉丁文,如今西方的英文、法文都是从拉丁文演化而来,一种是汉字,也就是我们中国一直使用的文字。不同于拉丁文的多方吸收改进,汉字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代表着五千年文化的内涵,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如今“汉字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海外国家所研究,这也表明这一古老而优美的文字,正如我们的国家一样,伴随着国家的强大而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不过,我们如今所使用的文字并非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这其中经过了很多人的努力,花费巨大心血才研制而成。

其中,有一个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但率先提出“现代汉字学”的概念,而且对一直以来汉字的繁杂和“乱象”进行了梳理,并且改进创造了我们家喻户晓的“汉语拼音”。他就是被称作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

与文字结缘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3项文字改革的任务: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制定汉语拼音。周有光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和汉字和拼音结下了不解之缘。
汉字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研究最早起于汉代。但是在清末以前,研究汉字的学问称为“小学”,是为解经服务的。直到清末,章太炎提出“语言文字之学”,才把它从经学的附庸地位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1980年,周有光先生在《语文现代化》丛刊第二缉上发表了《现代汉字学发凡》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现代汉字学”这个概念,他把“汉字学”分为历史汉字学、现代汉字学、外族汉字学,并明确指出现代汉字学研究的目的、对象、范围及历史发展,他说:

现代汉字学研究现代汉字的特性和问题,是为今天的应用服务,也就是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减少汉字在现代生活中的不便。

从那时候起周有光先生就开始致力于解决汉字繁杂的问题,为响应国家简化汉字的号召,周有光先生提出了代汉字学研究的六个具体问题:字量、字义、字形、字序、字音及汉字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简化汉字
周有光先生曾说:汉字是一个无底洞。事实就是如此,汉字字数究竟有多少?汉字读音究竟怎样确定,汉字的形式究竟怎样及汉字排序等问题都没有完全的定论。

一、定字量
汉字字数繁多、字数不定是造成汉字难学难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汉字异体纷呈,字书里有大量的“同字异形”的异体字;古今并用,字典里有古今字、活字死字、兼收并蓄,死而不葬;因此造字,新词新语出现,往往要造新字。但是往往所造之子仅能用于一处,很是浪费。周有光说:

“汉字随时随地地增加‘生而不报’;又随时失去作用,‘死而不葬’”。

所以简化汉字的前提就是查清一共有多少字,只有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总字数,才能确定“字种”数。最终筛选6600多个汉字,可以覆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99.999%)的表达,并且将其中三千多个汉字专用于“技术用字”。根据周有光先生的研究,三千多个“技术用字”占出现总字次的99.9%。

二、定字音
当时的汉字定音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多音字较多,二是表音不准,针对多音字问题,周有光提出三个解决措施:一是去除多余读音,去除两读中间的一个不必要的读音,保留必要的一读,使之成为“一音字”;二是改读,古音今读或僻音俗读;三是改写,改写主要是同音代替。

对于表音不准的问题,周有光提出:汉字要准确标音,只能依靠汉字以外的“字母”注音。“秀才识字认半边”的作法靠不住。这就是后来的汉语拼音的由来。

三、定字形
周有光先生认为:异体字要统一,印刷体和手写体要接近要以清晰、易认、容写的简化字为规范。所以,整理汉字,首先要淘汰异形体,简化字形,提高汉字的规范化水平。中国大陆1956年1月正式《汉字简化方案》,这个方案后来发展成为《简化字总表》。

有人担心简化会破坏传统文化。周有光先生说:

“从篆书到隶书的‘隶变’大大简化了汉字;久已通行的草书和行书大大简化了汉字。这些简化没有破坏传统文化,从他们继承而来的简化字怎么会破坏传统文化呢?”

周有光先生认为书法不受简化的限制。从古籍来看,古代书法家多数都写简化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三分之一是简化字,欧阳询的《九成宫》中有六分之一是简化字,可见古人不认为简化和书法艺术有矛盾。

四、定字序
“定序”也就是查字的方法,当时流行的主要有四种查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法、四角号码法、音序法。这几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缺点,难以快速有效地为文字“定序”,因此后面就有了“音序法”,利用拼音字母定序,如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都采用了“音序法”。

五、字义和汉字教学
汉字字义的研究主要是汉字构词功能的研究,部首功能的研究;汉字教学法的研究主要是解决汉字和汉语在教学中的矛盾问题,周有光先生认为,现代汉字学教学研究应该是以语言学为基础而结合信息论、统计学、心理学等的边缘科学。

这绝不是抛弃或背叛历史汉字学。在汉字学领域里应当厚今而不薄古,厚古而不薄今。

改进创造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国从古代开始一直使用汉字,至今约有3000多年历史,但是我们一直缺乏一套完整合理的表音字母体系。最开始,中国人给汉字注音,主要有读若、直音法、反切法、36字母四个方法。

最早使用表音字母实现汉字注音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创作的《西字奇迹》,再进一步到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汉字拼音化的进程在一步步向前推进。

但是直至1958年,由周有光等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在全国推广,至此,我们国家终于有了一套完整完备的表音字体系,时至今天,汉语拼音是每个入学儿童必学课程之一,也是通向文字世界的必由之路,这一切的成果都不离不开那位周有光先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