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渡赤水被加入西点军校教材,看看国军跟外国人是如何评价的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26: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渡赤水被加入西点军校教材,看看国军跟外国人是如何评价的

四渡赤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次经典战役,其巧妙的战术和卓越的指挥被誉为军事史上的奇迹。本文详细介绍了这场战役的历史背景、具体过程以及各方评价,展现了红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不易。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在遵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红军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和前进路线做出了新的规划。可以说,遵义会议是长征真正的开始。

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出了140个团的兵力围剿红军。为了摆脱困境,红军决定北渡长江,但战役效果并不理想。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决定渡过赤水河,前后四渡赤水的经典战役就此拉开帷幕。

需要知道的是,在长征刚开始的时候,中央红军的总人数为8.68万人,武器稀少,仅有马步枪两万九千多支,迫击炮38门,武器装配率还不到40%。而在四渡赤水之前,红军的总兵力仅仅只有3万人,枪支弹药更是少得可怜,而且红军没有任何后期补给,武器装备的扩充全靠从敌人手中缴获。

四渡赤水,举世皆惊

当时红军只有三万多人,而国军加上川军、湘军等队伍,总人数达到了40万人。

一渡赤水是土城战役,当时红军派出了一支小部队阻击敌人,主力军兵分三路从土城地区西渡赤水河,然而这个时候遇到了川军的阻挠,川军出动了8个旅,一半兵力沿长江设防,另一半兵力分段截击,在敌人的重压之下,一渡赤水宣告失败。

当时国军的主力在黔西地区,红军当机立断,从敌人实力薄弱的黔北地区突破,东渡赤水河,再次攻占了遵义。红军这次突击完全出乎了敌人的预料,慌忙调遣部队向遵义方向开进,红军则是突破了敌人的防守再次发起了遵义之战,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次胜利,是长征路上最大的一次胜利。

国军向川南集合,这个时候红军指挥官当机立断,让红一军继续西进,右路纵队却从太平渡跨过赤水河,向着贵阳方向进攻,当时蒋介石就在贵阳。

蒋介石慌忙调兵回防,红军却脚尖一转,绕过贵阳去往开阳,蒋介石再次上当,调兵包围开阳,红军再次转兵贵阳,危急之际,蒋介石只好调动滇军支援贵阳,滇军一走,红军立马进入了云南境内,蒋介石再次上当,以为红军的目的是攻打昆明,又调动金沙江的守军支援昆明,红军再次折兵北上,渡过金沙江,与红九军会和,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当时担任第三纵队指挥官的滇军孙渡,他在后来是这么说的,“我率领部队向贵阳以东追击,不料红军回头向龙里进发,我部在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中手忙脚乱。”而孙渡本人,差点在这次遭遇战中被俘。

孙渡的部下刘国举是这么说的,“当时军官跟士兵都怨气冲天,私下议论,跑来跑去也堵不住红军,追也追不上,腿都跑肿了,连红军什么样都没有见到。”

中央军的将领说,“追追追,一直追死自己为止。”川军的将领认为红军神出鬼没。

就连蒋介石本人也是备受挫折,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么写:“我军各部迟滞呆笨,被其玩弄欺诈,殊为一生用兵莫大之耻辱。”

美国的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说,“想要重新画出红军反复穿越贵州的复杂路线是很难的。除了红军的指挥官之外,不止蒋军摸不清红军的动向,红军将士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斯诺也曾经点评说,“无论你对于红军有什么看法,比如要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上的伟大业绩之一。”

小结

以40万的兵力包围3万兵力,而且在武器装备上拥有绝对优势,3万兵力的部队没有任何后期补给,刚刚经历了失败士气低落,换作是谁,都不敢相信,这支三万人的部队,竟然能够跳出40万人布下的天罗地网。

然而,我们的红军做到了,在红军指挥官的精准指挥之下,红军将士们将敌人耍的团团转,尤其是在第四次渡过赤水河的时候,红军的进军目标连续翻转,即便是最烧脑的悬疑片也做不到这种境界,红军做到了,利用一次次虚假行军目标来逼迫敌人调动自己的守军,尤其是假装进攻贵阳这一手,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也许敌人想了好久没有想明白,红军是怎么跳出了四十万人的包围圈。

当然,除了红军指挥官的正确领导之外,红军上下三军用命也是长征胜利的关键所在,毕竟,想要调动敌人的部队,首先要自己动起来,敌人的腿都跑肿了,红军将士的情况难道会比他们好吗?只能是更糟糕,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红军还是完成了这个人类军事史上的壮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