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这几种海鲜是血糖的“定海神针”,还有推荐的食谱~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23: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这几种海鲜是血糖的“定海神针”,还有推荐的食谱~

海鲜是许多人喜爱的美食,不仅肉质鲜美,而且热量较低,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适合糖友食用的海鲜及其推荐食谱。

牡蛎:热量73千卡/100克

牡蛎不仅肉鲜味美、营养丰富,含锌量在食物中名列前茅。丰富的锌元素,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稳定血糖。

推荐食谱

  1. 清蒸牡蛎
  • 将牡蛎清洗干净后,直接放入蒸锅中蒸煮至开口。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牡蛎的原汁原味,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油脂或调料,适合控制血糖的饮食要求。
  • 可以在蒸好后稍微撒上一些葱花、姜末和少量的醋,既提味又不增加太多热量。
  1. 牡蛎汤
  • 将牡蛎肉取出,与清水一同煮沸,加入适量的青菜如菠菜、香菜,以及少量的盐和胡椒粉调味。这种烹饪方式简单,营养流失少,汤品清淡,适合糖友的饮食习惯。
  1. 烤牡蛎
  • 选择无油或少油的烹饪方式,例如在烤牡蛎时,可以只用蒜蓉、少量的橄榄油提味。

蛤蜊:热量62千卡/100克

现代营养学家发现,蛤蜊含有硒元素,对调节糖类代谢有帮助,炖熟食用,可防治糖尿病。蛤蜊是一种低热量、高蛋白的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补充营养的同时不会显著影响血糖水平。

推荐食谱

  1. 海鲜蛤蜊汤
  • 先让蛤蜊在清水中吐净泥沙,然后与切好的姜片一同放入锅中,加水和盐煮沸至蛤蜊张开壳,即可享用。此汤鲜美,适合作为糖友的一道低热量菜品。
  1. 葱油蛤蜊
  • 将蛤蜊倒入盐水中浸泡4小时,将葱、姜、料酒倒入开水中,再倒入蛤蜊煮至开口。
  • 在煮好的蛤蜊上撒适量葱花,将余下的葱花倒入热好油的锅中煸香,倒入少量盐调味,最后将葱油汁淋到蛤蜊上,鲜嫩的葱油蛤蜊完成啦。

黄花鱼:热量90千卡/100克

黄花鱼是低热、低糖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液循环、保护心脑血管。

推荐食谱

  1. 清蒸黄花鱼
  • 黄花鱼清洗干净,两面各划几刀,鱼身抹上料酒和少量盐,葱切段,姜切片,铺在鱼身和鱼肚内,上锅蒸约8-10分钟,出锅后撒上葱丝,淋上热油和少量酱油即可。
  1. 黄花鱼豆腐汤
  • 黄花鱼清理干净后两面煎至微黄,加入适量清水、葱段、姜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加入切块的豆腐,煮至汤色发白,最后加盐和白胡椒粉调味。

鳕鱼:热量88千卡/100克

鳕鱼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海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适合糖友食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和心血管健康。

推荐食谱

  1. 蒜香蒸鳕鱼
  • 鳕鱼片洗净后,用厨房纸吸干水分,两面撒上少许盐和黑胡椒粉,腌制10分钟。
  • 在一个小碗中,混合切好的蒜末、生抽和香油,备用。在蒸盘底部铺一层姜丝,然后放上腌好的鳕鱼片,将调好的蒜香油均匀地淋在鳕鱼上。
  • 大火烧开水后,将蒸盘放入蒸锅中,盖上锅盖,中火蒸约8-10分钟,直到鳕鱼完全熟透且易于剥落。蒸好后取出,撒上葱段。

海虾:热量79千卡/100克

大虾高蛋白、低脂肪,升糖指数低,是糖友的优质食物。虾肉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稳定血糖。大虾中的虾青素,是一种超强抗氧化剂,可以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推荐食谱

  1. 蒜蓉粉丝蒸虾
  • 粉丝提前泡软,铺在盘底;虾去壳留尾,从背部剖开,去除肠线,摆在粉丝上。
  • 大蒜末用油爆香,加入生抽调成蒜蓉酱,均匀铺在虾背上。大火蒸5-7分钟至虾变红,出锅前淋上少许香油即可。
  1. 西蓝花炒虾仁
  • 西蓝花洗净,焯水后过冷水,沥干;虾仁洗净,去虾线,同样焯水备用。
  • 锅中加油烧热,下蒜片爆香,加入虾仁翻炒至变色。加入西蓝花,烹入料酒,快速翻炒,最后加酱油调味,炒匀即可出锅。

其他推荐海鱼

鱼类中的鲑鱼、秋刀鱼、鲭鱼、沙丁鱼等,它们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这可是对抗炎症、保护心脏的好东西。

食用海鲜的注意事项

  1. 过敏问题
    首先,如果你对海鲜过敏,那这顿盛宴就得忍痛放弃了,毕竟健康比美味更重要。

  1. 胆固醇尿酸
    海鲜中的胆固醇和嘌呤含量不容忽视,尤其是虾头、蟹黄等部位,糖友如果伴有高血脂或痛风,就得悠着点吃了。

  2. 烹饪方式
    生猛海鲜虽然诱人,但为了安全起见,糖友最好选择煮熟的吃法,避免生食带来的细菌感染风险。蒸煮、清炖是不错的选择,尽量少油少盐,保持原味。

  3. 搭配均衡
    海鲜虽好,也不能单打独斗,记得搭配蔬菜、全谷物等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4. 控制份量
    再好的东西也得适量,根据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医生建议,合理安排摄入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