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铁为什么晚上不发车,早晨的第一趟还跑空车?不会造成浪费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18: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铁为什么晚上不发车,早晨的第一趟还跑空车?不会造成浪费吗?

早些年高铁是根本没有线路深夜运行的,但是近年来,由于客流量太大,部分高铁线路在节假日期间开通了夜间高铁。那为什么早不开通呢?

高铁为什么一到晚上就停运?

归根结底,还是要怪高铁的速度太快了。高铁的时速可达350km/时,这种速度下就是与一只鸽子相撞,冲击力都相当于500公斤重物砸在高铁上。所以高铁行驶途中,任何小故障、磕碰造成的后果都不堪设想。

因此高铁每天夜间都需要进行大检修,这个检修的时段称为“天窗”期,会有大批的专业人员对列车进行全面检修以及清洁工作。

天窗期内,所有线路都是封闭的,不允许任何列车进入。这不仅是为了保障检修人员的安全,还因为高铁线路也要进行检修,包括轨道情况和列控中心设备。

高铁车身内部拥有惊人的1.6万个精细零件。每当列车驶入检修车间,首先进行的是对外部零件的彻底清洁,确保无尘无污。接下来,工作人员将进行更加细致入微的逐一排查,将老化和损坏的零件逐个替换,以确保列车事故率降至零。

检修完成出库前,机务、电务、客运等六个单位还会各派一名工作人员进行“联合检查”,他们需要对动车的内外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六个方面都符合标准才能签字放行。

别看整个过程如此繁琐复杂,但可不是小题大做,历史上因检修疏漏造成的惨剧不在少数。比如“7·23甬温线事故”两列列车发生严重追尾事故,导致六节车厢脱轨,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这次惨烈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列控中心设备出现故障,却没有得到及时检修。

为什么火车可以全天运行?

这时可能就会有人问了,那火车为什么可以24小时运行,就不怕零件损坏吗?其实主要还是速度的问题。与高铁相比,火车的行驶速度相对较慢,一般在每小时80至100公里之间。这种较低的速度意味着火车所受到的物理压力和振动相对较小,从而减少了零件受损的风险。

而且,火车与高铁的动力系统也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以前的蒸汽火车还是现在的电力火车,普通火车通常是由车头来带动整列车厢运行,而高铁则每节车厢都配备独立的动力系统,这也是它能够达到如此高速的原因。

较简单的结构,让火车的检修时间通常只需90到120分钟,也就是说,火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检修,不需要像高铁一样专门留出一整晚这样的长时间段检修

为了最大限度保障高铁安全,相关部门做出的努力远不止如此。

为什么第一辆车要空跑?

每天的第一班高铁都要“空跑”,即空载运行,车上除了司机和调控检修人员之外,不会载任何人和货。他们会根据在行驶途中的轨道情况,把列车调配到最安全舒适的状态。同时及时反馈路面信息,确保后期行驶的安全。

此外,空跑试车还有助于应对高峰期拥堵问题。早高峰大批乘客同时上车,很容易造成混乱局面出现踩踏事故。空跑可以提前调度站台、列车运行间隔。其实会空跑的不只是高铁,地铁也是一样的,进行空跑测试的列车通常被称为“压道车”

这些“压道车”通常由一辆或多辆机车牵引着一系列空车厢组成。根据不同线路和需求的差异,可以配置不同型号和数量的机车和动车组。他们装备了各种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能够对高铁线路、桥梁、隧道、供电系统、信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监测。

“待乘”制度,强迫司机休息

确保硬件设备安全性的同时,司机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是高铁运行的关键人物,随时都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应对各种情况和指令。为了避免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高铁司机有一个“待乘”制度

就是指在发车时间点前四小时,他们必须抵达指定房间,进行休息和调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能参与其他工作,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出发之前,高铁司机需要接受身体检查和心理测试,以确保身心健康。

高铁驾驶室下方还会设置一个特殊的“警惕踏板”。在行驶过程中,高铁司机需要定期踩下座位下方的警惕踏板,证明自己是清醒的,如果半分钟没有踩踏板,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如果超过50秒还没有反应,列车就会自动停止。

大量夜间高铁开通,检修怎么办?

就今年的春运情况来看,客运量已经恢复,甚至有上涨的趋势,更不用提火爆的五一和十一黄金周,为了应对客运高峰时段,多条线路开始运行夜间高铁,虽然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但也令人担心,检修该怎么办?

其实,夜间高铁的开通主要针对客流量大的线路,并且仅在特定的节假日期间投入运营,而非常态化运行。因此,夜间高铁只占用部分“天窗”作业时间,并不会影响设备设施的检修质量。这种灵活的安排可以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

同时,夜间高铁的运行并不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它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保障行驶安全,例如车载监测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等高科技手段,从而实现高铁的全天候运营

平衡客运需求和夜间安全性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参照飞机的“红眼航班”。相比起高铁,飞机的速度更快,夜间运行的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更多。20年前,我国民航局也曾颁布过相关规定,禁止任何国内航班跨零时起降。

但在2008年,民航局取消了禁止凌晨运行的限制。于是,深夜到凌晨的客运航班,也就是“红眼航班”再度运行。这类航班价格相对便宜,选择乘坐的人也就不少。乘客省了钱,航空公司多赚了钱,可谓双赢的好事。

但是并非所有机场都开设红眼航班,这还得看机场的硬件设施是否达标。一般施工投入较小的机场,夜间照明设施不全,存在很大安全隐患。2010年在黑龙江伊春就发生过因夜间抵达,但机场照明设备不足引起的空难事故。

所以红眼航班的开设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安排,筛选起降场地条件。夜间高铁也是一样,哪几条线路适合且有条件开设,都需要深思熟虑的考量。

中铁局也曾明确表示,大量夜间高铁的开行,是中国铁路技术实力进步的明显体现。或许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客运量的持续增加,夜间高铁会越来越普及和常态化,为更多旅客带来出行的便捷与愉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