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49: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出自唐代崔珏的《哭李商隐》

译文: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注释:竹死桐枯:传说中的凤凰非甘泉不饮,非竹不食,非梧桐不栖。

赏析:此句用字平易、精审,以“鸟啼花落”烘托成一幅伤感色调的虚景,以“桐枯凤死”暗喻李商隐的去世,可谓一哭三叹。

原文

崔珏《哭李商隐》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成纪郎官名字叫李义山,身归黄土让人空怀长叹。
诗词树林的枝叶已落尽,学术界的浪涛一夜枯干。
狂风暴雨把那灯烛吹灭,姓名一直在我心中思念。
他应该到世外攀折玉树,身著霓裳登上那仙人坛。

其二
空怀有凌云万丈的才情,可惜你一生胸怀不曾展开。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良马不遇无主只能悲鸣,知音已逝让人内心悲哀。
九泉之下不要叹息三光隔绝,又把你这颗文星送入夜台。

注释
成纪:古县名,战国秦庄襄王二年置,因县治在成纪山南而得名。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李商隐的籍贯是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但其家族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星郎:即天上的星宿。李商隐曾中进士,故称星郎。
高壤:指坟墓。
词林:指文坛。
学海:指学术界。
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即农历正月、二月、三月。
一夜干:比喻学术界的活力消失殆尽。
踠(wǎn):屈曲,引申为不展。
九泉:指地下深处,即墓中。
三光:指日、月、星。
夜台:指坟墓,也指阴间。

鉴赏

这两首诗是情辞并茂的悼友诗。李商隐是一代才人。李商隐的诗辞采精工富丽,韵调婉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是,由于政治宗派斗争的原因,这样的大诗人于病死荥阳后,文坛竟然出奇地沉默,极少有人赋诗撰文来纪念他。现存的当时悼念李商隐的诗仅有两首。这珍贵的两首《哭李商隐》诗出自李的挚友、诗人崔珏之手。

创作背景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巨星,他热衷政治,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抱负难酬,最终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四十五岁的李商隐郁郁而终。他的挚友崔珏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写下了这两首《哭李商隐》。

参考资料:完善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简析

《哭李商隐》是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诗表达对亡友李商隐的深切悼念,同时赞叹其文学奇才,感慨其不幸的命运遭遇;第二首诗说李商隐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虚负”二字,又道出了对世情的不平。全诗行文酣畅,情辞并茂,诗人对友人深挚的哀悼之意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