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京广高铁票价调整,市场化机制来了!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28: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京广高铁票价调整,市场化机制来了!

6月15日起,京广高铁武广段将实施市场化票价机制,票价将根据季节、日期、时段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实现有升有降。这是继京沪高铁之后,又一条重要高铁线路引入市场化票价机制,标志着我国高铁票价改革迈入新阶段。

根据铁路部门公告,此次票价调整涉及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等四条高铁线路。调整后,部分线路票价将有不同程度上涨,最高涨幅达到20%左右。以京广高铁武广段为例,长沙至广州南二等座票价将从314元上调至377元,涨幅达20.06%。沪昆高铁沪杭段方面,上海虹桥至杭州东二等座票价将从73元上调至87元,涨幅为19.18%。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票价调整并非简单提价,而是建立了一套更加灵活的定价机制。各站间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实行多档次、灵活折扣的浮动票价体系。这意味着在客流低谷时段,旅客可能会享受到更低的折扣票价。

此次票价调整的背景,是铁路部门推动市场化经营改革的需要。一方面,高铁运营维护成本发生了较大变化,现有单一票价机制已不适应市场化经营形势;另一方面,这些线路普遍存在不同季节、日期、时段客流不均衡的情况,通过价格杠杆可以合理匹配运能与需求的关系,促进客流均衡化。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高铁票价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铁路运输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允许铁路运输企业对高铁动车客票进行自主定价。此后,京沪高铁、厦深高铁等多条线路陆续实施市场化票价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专家认为,高铁票价调整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红昌指出,高铁票价的调整要考虑高铁市场需求、高铁运输供给能力、铁路系统的财务平衡、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从高铁市场需求来看,凡是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商务旅客占比较高、旅客支付能力较强的线路,可以进行更加灵活多样的票制票价。从高铁运输供给能力方面来看,对于高铁供给能力比较紧张的线路,特别是京沪、京广、京哈等繁忙干线,为了更好地配置好铁路稀缺的运输能力,也需要通过票制票价的方式来进行运输能力的分配。

此次票价调整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有网友表示,高铁票价已经较高,20%的涨幅难以接受;也有网友认为,通过价格调节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铁路部门回应称,票价调整将根据市场状况,区分季节、日期、时段、席别等因素,建立灵活定价机制,实行有升有降、差异化的折扣浮动策略。

从长期趋势看,高铁票价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李红昌认为,高铁票制票价的市场化是基本趋势,会出现高铁的票价上浮和下浮幅度不断扩大的趋势。由于成本的不断提升,原材料、动力等等不断地增加,在成本推动型的条件下,高铁的票价的调整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

此次票价调整后,京广高铁的部分列车票价将有所上升,但也有一些列车票价会下降,总体上更加符合市场需求。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客流,提升铁路运输资源利用效率,为旅客提供更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