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投资攻略:823款产品如何选?
个人养老金投资攻略:823款产品如何选?
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正式落地。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税收优惠政策同步扩大至全国,每年缴费上限额度仍为12000元。
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大盘点
目前,金融机构已陆续推出823款个人养老金产品,包括466款储蓄存款、26款理财产品、131款商业养老保险、200款公募基金。此外,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也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进一步丰富了投资选择。
个人养老金投资策略指南
面对琳琅满目的投资产品,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呢?专家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期限等因素,合理配置各类产品。
风险偏好:如果追求稳健,可以选择储蓄产品或商业养老保险;如果愿意承担一定风险以获取更高收益,可以考虑基金产品或理财产品。
投资期限:个人养老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提前支取。因此,投资者应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选择适合长期持有的产品。
多元化配置: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投资于单一产品,应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例如,可以将资金分配到储蓄、保险、基金等多个领域。
实际案例:从“开户热”到“缴存冷”
尽管个人养老金制度受到广泛关注,但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了“开户热、缴存冷”的现象。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虽然已有6000多万人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但真正往账户里存钱的人并不多,即使往里存钱,资金量也很低。按照人社部去年披露的数据,向养老金账户里缴存资金的用户只有开户数的3成,人均缴存资金量也只有2000元左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税收优惠有限: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主要针对高收入人群,对于中低收入者吸引力不大。据统计,我国无需缴纳个税的人数占比超过7成,这意味着大多数人无法享受税收抵扣。
投资收益不理想: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收益率普遍较低,难以满足投资者的预期。特别是去年个人养老金开通一年之后,市场上的个人养老基金一度有9成出现了亏损。
流动性差:个人养老金账户实行封闭运作,资金只能在退休后领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结语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增添了新的支柱。然而,要让这一制度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不断优化产品供给、提高服务水平、丰富领取条件。对于投资者而言,应充分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理性选择,同时也要有长期投资的准备。毕竟,养老规划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