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污染天跑步,小心伤身!
轻度污染天跑步,小心伤身!
当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152时,意味着我们正面临轻度污染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户外运动是否还安全?答案可能并不乐观。
轻度污染,健康隐患不容忽视
轻度污染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指出,运动时人体耗氧量增加,呼吸加快加深,在雾霾天气下运动吸入的污染物会更多。这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肿痛等反应,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症状。
此外,轻度污染也会对心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来说,这种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因此,即使是轻度污染,我们也需要谨慎对待。
特殊人群需格外当心
在轻度污染的天气条件下,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 儿童和老年人:他们的呼吸系统较为脆弱,更容易受到污染的影响。
- 心血管疾病患者:污染颗粒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 呼吸道疾病患者:包括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污染会加重病情。
对于这些敏感人群来说,建议在轻度污染天气下避免户外运动,选择在室内进行适量活动。
如何安全运动?专家建议来了
那么,在轻度污染的天气里,我们该如何运动才安全呢?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选择合适的运动时段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教授王人卫建议,应避免在污染高峰时段运动。一般来说,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是户外运动的理想时间。
佩戴防护装备
在户外运动时,建议佩戴口罩,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选择具有过滤功能的口罩,可以有效阻挡部分污染物。
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
尽量选择公园、绿地等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地方进行运动。避免在交通繁忙的街道旁运动,因为那里的污染程度通常更高。
控制运动强度
在轻度污染的天气里,建议进行短时间、低强度的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呼吸频率和深度,从而降低污染物的吸入量。
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肖奎建议,运动时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呼吸。通过鼻子吸入的空气可以得到加温加湿,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室内运动也是好选择
如果室外空气质量不佳,不妨转战室内。可以选择健身房、游泳馆等场所进行运动。在家也可以通过做家务来替代户外运动,比如扫地、洗衣服等,既能保持活动量,又能避免污染。
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运动结束后,及时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着凉。运动后可以喝些温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帮助身体恢复。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
科学运动,守护健康
轻度污染虽然看似影响不大,但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中运动,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空气质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动计划。
在空气质量不佳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场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才能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避免污染带来的伤害。记住,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健康,而在污染天气下,科学运动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