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杜牧《归家》里的乡愁:你读懂了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53: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杜牧《归家》里的乡愁:你读懂了吗?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归家》中描绘的温馨场景。一个孩子拉着父亲的衣角,好奇地问着为什么回家这么晚。这句简单的诗句,却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

这首诗创作于杜牧外放江西任职期间。作为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杜牧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赋、古文等多个领域。这首《归家》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思念。

诗的前两句“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通过孩子的天真发问,勾勒出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孩子对父亲的依恋,以及对父亲晚归的不解,都通过“牵衣”这个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来。这种场景,相信许多人都曾经历过,也曾在心中留下温暖的记忆。

后两句“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在官场沉浮多年,诗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他问自己,究竟是在和谁争夺这宝贵的时光,以至于两鬓斑白。这里的“赢得鬓边丝”既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官场生涯的反思。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颇为有趣。据记载,杜牧在宣宗大中四年(850年)被升为吏部员外郎。但他多次请求外放湖州刺史,甚至连续上了三道奏折。有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出于经济考虑,更反映了他对朝政的不满,觉得自己在朝中难以有所作为。这种心态,或许也体现在《归家》这首诗中。

杜牧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上,他还擅长古文,尤其喜欢老庄道学。他的创作主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在当今社会,这首诗依然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到异地工作生活。他们或许因为工作繁忙而很少回家,或许因为距离遥远而难以常伴家人左右。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们是否会想起家中的亲人,是否会感叹时光的流逝?

杜牧的《归家》提醒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它让我们明白,有时候,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温暖的拥抱,就能化解所有的疲惫和孤独。正如诗中所写,当我们终于回家时,迎接我们的,是孩子纯真的笑容,是家人关切的问候。这些,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不妨偶尔放慢脚步,多陪陪家人,多感受生活的美好。因为,家人的陪伴,才是人生最好的时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