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友人赶大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年味之旅
国际友人赶大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年味之旅
“快看,那是什么?”来自巴基斯坦的宋海泊和哈扎尔站在温岭老街的集市上,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眼前正在“表演”的炒米机。随着一声巨响,白嫩嫩的炒米喷涌而出,两个大男孩兴奋地跳了起来,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这是2025年春节前夕,发生在浙江台州温岭市新河镇老街集市上的一幕。两个巴基斯坦小伙子,一个叫Sohaib Asif(中文名宋海泊),一个叫Fazal Hadi(中文名哈扎尔),他们在中国留学多年,却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中国的传统年俗。
在天津宁河区,有着350年历史的芦台大集也迎来了不少国际友人。这个天津规模最大的农村大集,农历逢三、逢八开集,平时就热闹非凡,临近春节更是人山人海。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们穿梭在人群中,被各种新奇的年货吸引,不时驻足询问。
在温岭老街,宋海泊和哈扎尔不仅体验了打炒米,还跟着当地村民学习炒米面、捏米塑。当他们亲手做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米塑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宋海泊说:“这比我之前在西安和长沙体验的中国年都要有趣,打炒米是我第一次见,也是第一次吃,太好玩了!”
而在芦台大集,国际友人们则被丰富的年货和热闹的氛围所震撼。从春联福字到传统小吃,从手工艺品到民俗表演,让他们目不暇接。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表示:“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市场,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这里了。”
更有趣的是,这些国际友人们还尝试了写福字、剪纸等中国传统技艺。虽然作品略显稚嫩,但那份认真和投入,却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当被问及感受时,一位国际友人说:“中国的春节真是太神奇了!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文化的味道。我一定要把这段经历分享给我的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国际友人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文化魅力的中国。他们的体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更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交流的意义。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文化交流无疑是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