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心血管保健,专家教你正确锻炼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27: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心血管保健,专家教你正确锻炼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据统计,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等的发病率占全年发病总人数的69.5%。在这个季节,如何保护心脏健康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简单却非常有效的护心方法——散步。

01

散步如何保护心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马长生指出,散步对心脏健康的好处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每天只需30分钟的快步走,就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的风险,增强心脏功能。

  • 改善血液循环:散步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动脉硬化风险。当血液流通不畅时,容易导致血管堵塞,而散步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状况,为心脏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和营养。

  • 降低血压:规律散步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在散步过程中,心脏需要泵出更多的血液来满足身体的需求,这有助于扩张血管,使血液流动更顺畅,从而降低血压。

  • 调节血脂:散步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LDL),提高好胆固醇(HDL),减少心脏病风险。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通过散步可以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保护心脏健康。

  • 改善血糖水平:散步帮助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散步可以消耗多余的热量,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加速血液循环,减少胆固醇的残留,避免血脂的增加。

  • 减轻压力:散步可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心脏病风险。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病的发病率。而散步时,身体会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快乐激素”,能够帮助我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 保持情绪稳定:散步有助于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心脏健康。情绪波动过大,尤其是负面情绪,会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散步时,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周围的景色,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保持情绪稳定。

02

如何科学地进行秋冬散步?

既然散步对心脏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如何科学地进行秋冬散步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选择合适的时间: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建议选择在下午4点以后或晚上散步,此时关节灵活,体力、肢体反应和适应能力最好,心跳和血压也较平稳。避免在早晨锻炼,因为早晨室外气温低,容易刺激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

  • 控制散步的强度:散步的速度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不能因为一味的增加锻炼的强度而忽视身体的承受能力。如果身体受到过创伤,或者患有心肺方面的疾病在走路的时候千万不要走的太快,走得太快会使病情进一步的加重,严重的还会引发心脏猝死。

  • 选择合适的地点:避免在路边的街道上散步,因为街道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如若经常在这里行走的话,大量的气体被吸入肺脏很容易使得肺功能受损。建议大家选择绿植覆盖率高的地方,比如公园,并且避免在水泥地板,油路等地面过硬的地方长时间行走。

  • 做好热身运动:在散步锻炼前,最好稍微活动身体,做伸展、拉伸四肢的热身运动,防止在锻炼过程中造成肌肉拉伤。

  • 选择舒适的鞋子:在散步的过程当中,需要选择一些轻便合脚的运动鞋,可以支持长距离的散步,防止挤压脚背。

  • 注意保暖: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散步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手部和脚部。可以戴帽子、手套和围巾,穿长袖衣服和长裤,避免受凉感冒。

  • 保持正确的姿势:背部挺直、双臂摆动,快步走效果更佳。正确的姿势不仅可以提高散步的效果,还可以避免运动损伤。

  • 循序渐进:对于平时不经常运动的人来说,开始时不要走得太快或太远,可以逐渐增加散步的时间和速度。每天一次,每次30至60分钟,根据身体状况调整。

03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散步,秋冬季节预防心血管疾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合理饮食:控制盐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定期检查血压、血脂等指标。

  • 遵医嘱服药: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要按照医生要求规律用药,不要随意停药。

总之,散步是维护心脏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但需注意适度和个人健康状况。所以,别再犹豫啦,穿上鞋,走出家门,为您的心脏保驾护航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