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茉莉花茶的神秘制作工艺
揭秘茉莉花茶的神秘制作工艺
茉莉花茶,这味被誉为“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茶中珍品,其制作工艺蕴含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从汉代的萌芽,到唐宋的盛行,再到明清的鼎盛,茉莉花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中国茶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传统工艺:三窨一提
“三窨一提”是福州茉莉花茶最传统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工艺流程复杂而精细,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白兰打底
在茉莉花茶的窨制过程中,有一道独特的工序——白兰打底。即在茉莉花茶窨花拌合前或窨制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白兰花,以白兰花的浓郁香味来衬托茉莉花的清香,以调和香型、衬托主导花香、制造优质花茶。需要注意的是,“打底”工艺要求精确白兰花用量,一般每100公斤茶叶用2公斤白兰花。如果白兰花过多,会影响茉莉花茶的纯正香气,术语称为“透兰”;白兰花过少又无法提升香气,达不到打底的要求。
茶花拼和
茉莉花通常在6~9月开花,其吐香特征是花朵开放才吐香,因此要在茉莉花开放时使茶叶充分吸收其香气。茉莉花茶加工时,先将茶坯处理,含水量在4%~5%左右。根据茉莉花吐香特征,待午后采摘未开苞的茉莉花放置于室内。到晚上9~10点时,茉莉花苞开始开放,这时马上将茉莉花与茶叶拌合放置至第二天早上,即为第一次窨制。
通花散热
窨制完成后,筛分出茉莉花,烘干茶叶至含水量至5%~6%左右后再进行第二次窨花。每次窨制都要使用采摘新鲜吐香的茉莉花,重复三次窨花。高档茉莉花茶通常要进行三次以上窨制。通常一级茉莉花茶窨制下花量每100公斤茶叶需要95~105公斤鲜花;二级茶用75公斤鲜花;三级茶为55公斤左右。
提花增香
高档茉莉花茶一般经过“三窨一提”工序,每窨一次后烘干一次茶叶,下花量依次为40%、30%和30%。最后一次窨花后,用5公斤左右鲜花再窨制一次,分离花朵后不再烘干茶叶,而是直接装袋以保持茉莉花香气的鲜灵度。最后一次窨后不烘的过程就是“提花”,“提花”后的成品茉莉花茶含水量保持在8%~8.5%以下为宜。
现代创新:连窨工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三窨一提”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以福建东来茶业为代表的现代茶企,采用连窨工艺,实现了效率与品质的双重提升。
连窨工艺的核心在于连续窨制,减少了传统工艺中的干燥环节,从而缩短了制作周期。同时,通过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温湿度控制,保证了茶叶的品质稳定。目前,东来茶业年产量已达2500多吨,年产值突破5.3亿元,产品远销海内外。
品鉴小知识
- 香气来源:真正的茉莉花茶香气来自鲜花窨制,而非香精添加。高品质的茉莉花茶香气自然持久,而劣质茶则可能添加香精,香气过于浓烈且不自然。
- 品质判断:一般而言,窨制次数越多,品质越高。同时,观察干茶的色泽、匀整度,以及冲泡后的汤色、叶底,也是判断品质的重要标准。
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从传统的“三窨一提”到现代的连窨工艺,变的是制作效率,不变的是对品质的追求。每一泡茉莉花茶,都凝聚着制茶人的心血与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