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笼包vs生煎:谁才是上海美食之王?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59: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笼包vs生煎:谁才是上海美食之王?

小笼包和生煎,这两款上海的经典美食,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美食之王”?这个问题在许多食客心中一直争论不休。让我们从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现代发展等多个维度,来一探究竟。

01

历史渊源:谁更早登上上海餐桌?

小笼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最早起源于上海南翔镇的一家小店,由一位名叫黄明贤的师傅创制。起初,小笼包是作为一种便捷的早餐食品而诞生的,因其皮薄馅大、汤汁丰富而迅速走红,逐渐成为江南地区乃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食客的心头好。

生煎的历史则最早可追溯到1911年苏州吴苑茶馆,率先把生煎包作为茶点与茶水一同售卖。因其外皮酥脆、馅嫩多汁,很快在当地声名远扬。20世纪20年代,生煎包随着商贾的脚步进入上海。凭借独特的口味和实惠的价格,很快在上海风靡开来。

02

制作工艺:匠心独运的较量

小笼包的制作是一门精细的艺术,从选材到成型,每一步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面皮需选用优质面粉,通过反复揉捏、擀制,直至薄如蝉翼却又富有弹性。馅料通常选用新鲜猪肉与少量蟹肉或虾仁混合,调入适量的盐、糖、酱油等调味料,再加入适量高汤或皮冻,以保证蒸制时能产生丰富的汤汁。包制时要求手法熟练,既要保证馅料充足,又要确保面皮不破不漏,最后收口处捏出精美的褶皱,既美观又实用。蒸制时需严格控制火候与时间,既要让面皮熟透,又要保持馅料的鲜嫩多汁。

生煎的制作同样讲究。采用传统的“老酵发面”技术,对火候和油温严格把控,从而使生煎底部焦脆、馅料鲜嫩多汁。包制过程手法多样,如褶子型、半褶型等。包制时需将馅料置于面皮中间偏下位置,并捏紧收口,以防煎制时汤汁流出。煎制过程煎锅需提前预热,一般推荐使用平底不粘锅或铸铁锅,且锅中油的分布要均匀。

03

现代发展:谁更受食客青睐?

在现代上海,小笼包和生煎都有其忠实的拥趸。小笼包以皮薄、肉满、汤汁多为特点,代表店家有佳家汤包、珊珊小笼馆等。而生煎以底部酥脆、馅料多样为特色,代表品牌有小杨生煎、阿三生煎等。

小笼包在2025年上海米其林指南中获得认可,屋有鲜小笼包成功获评米其林一星。而生煎包则以连锁化、品牌化的路径快速扩张,小杨生煎已拥有330多家门店,阿三生煎也在16个省份开设了130多家门店。

04

结语:美食无争,各领风骚

小笼包和生煎,一个以精致细腻著称,一个以酥脆香浓见长,它们都是上海美食文化的瑰宝。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比它好吃的没它便宜,比它便宜的没它好吃。”无论是小笼包还是生煎,它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上海的故事,传承着这座城市的美食文化。

所以,与其争论谁是“美食之王”,不如说它们都是上海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明珠。下次来上海,不妨两种都尝尝,感受一下这独特的“上海味道”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