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唐女冠图鉴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12: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唐女冠图鉴

唐代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朝代,不仅以其强大的国力和璀璨的文化艺术闻名于世,更以其独特的社会开放性著称。在这样的背景下,唐代女道士(女冠)这一特殊群体应运而生。她们既有皇室贵族,也有平民百姓,既有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有虔诚修行的道医。本文将通过三个典型人物的故事,展现唐代女冠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

大唐,是一个无比特殊的朝代。大唐国力的鼎盛带来了璀璨的伴生成果——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以及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其他封建王朝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开放程度。

大唐的开放,造就不少“大唐特产”式的风尚,比如昆仑奴、新罗婢的盛行,就与长安作为国际大都会的身份密不可分,又比如,得益于民风开放,唐朝女性相对而言拥有更高程度的自主权,因此能够体验更为丰富的人生可能性。


陶昆仑奴俑 故宫博物院藏

书写如诗绮丽人生的大唐女冠,应运而生。

女冠,即坤道,更直白一些说,就是女道士。古代俗家普通女子一般不可戴冠,而女道皆戴黄冠,于是有了这个代称。

冠冕,一直是古人装饰中的“头等大事”,象征男子二十岁到来的“弱冠”一词就与此有关。“冠”能够起到象征身份等级的作用,最为典型的就是象征着帝王身份的、又可称作“太平冠”的冕旒。对于冠饰的重视,并不是古代中原所独有的,边境地区的回鹘、匈奴等民族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冠饰文化,如花蕾冠、鹰顶金冠饰等,西方国家也是如此,他们的王冠实际上起着类似的作用。


明 九冕旒 山东博物馆藏


莫高窟壁画中的回鹘花蕾冠 图源:敦煌研究院

鉴于古代女子的地位限制,女性能够佩戴冠饰的群体范围和场合都相对受限。虽然如今我们可以在博物馆里尽情欣赏华美高贵的女子冠饰,诸如李静训墓出土的满是花朵形状珍宝的冠饰、唐皇室后裔李倕拥有的极尽繁复奢华的冠饰、历朝历代皇后的点翠凤冠等等,也会由衷赞叹老祖宗们的奢侈品工艺精巧、取材珍稀、难以复刻,但回顾这些冠饰的主人,不难发现,都是贵族女子。


明 孝端皇后凤冠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尤其在女子冠饰还未走入寻常百姓家的隋唐时期,女道能够戴冠,且是日常戴冠,无疑是对于其地位的一种高扬和确认。

女冠群体的来源覆盖面非常广泛,在入道前,女冠们的世俗身份上可至公主、妃嫔等正宗皇室成员,下可至贫苦百姓,也就是说,成为女冠,在整个唐代女性群体中蔚然成风。

玉真公主

古代的公主们贵为金枝玉叶,基本都享受着尊崇的地位和同时期最高水准的物质生活,尽管如此,生在不同朝代对于公主们的人生影响还是很大的。如果做的是大唐公主,那就相当幸运了。

唐朝有名的公主很多,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高阳公主、文成公主等等,我们此处要聊的玉真公主也是位知名公主,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她的女冠生涯。


影片《长安三万里》中玉真公主动漫形象

玉真公主,法号无上真,字玄玄,又被赐号持盈。玉真公主出身“人均皇帝家庭”,爷爷是唐高宗李治,奶奶是一代女帝武则天,父亲是唐睿宗李旦,同胞兄长是唐玄宗李隆基,俨然已是尊贵至极。根据记载,公主的长相也颇为不俗:“清骨凝照,琼胎洞虚”,拥有这样的人生配置,她怎么会想到出家修道呢?

这与她的人生经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玉真公主出生成长的时期,恰好是唐皇室权力争夺格外频仍惨烈的时期,玉真公主的生母窦德妃更是在她婴幼儿时期就因宫廷斗争而被诬遇害。《资治通鉴》有明确记载:“户婢团儿为太后所宠信,有憾于皇嗣,乃谮皇嗣妃刘氏、德妃窦氏为厌咒。癸巳,妃与德妃朝太后于嘉豫殿,既退,同时杀之,瘗于宫中,莫知所在。”生母下场如此凄惨,父亲又曾深受祖母忌惮,玉真公主内心对于宫廷生活的冷血残酷必然是充满厌恶和恐惧的。加上同母姐姐金仙公主热衷于道教,她难免因此受到熏陶。

玉真公主书 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志石之铭(局部)

玉真公主于景云二年(711)入道,曾拜著名道士司马承祯为师,睿宗还修筑玉真观供公主修道。不过,准备专门的修道场所并不意味着她必须一直守在玉真观内,与我们的想象恰好相反,玉真公主作为贵族女性修道者,竟然拥有相当大的行动自由,完全可以脱离宫禁,甚至干脆离开长安。

“云游”一直是道教重要的修炼方式。玉真公主的访师、布道之旅被记载在《玉真公主受道灵坛祥应记》中,她到过王屋山,后来在玉阳山建立灵都观,后来更是作为唐玄宗的代言人,游历天下名山胜迹寻真问道。

我们可以看到,玉真公主能够遵循自己的意愿,心无旁骛地常年修道,是与兄长唐玄宗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出于“君权神授”的政治考量及其他多方面的综合目的,唐朝素来就有崇道传统,李隆基本人更是对修道情有独钟,兄妹二人志同道合。他们本是一母同胞,情感上也非常亲密,兼之玉真公主性格又比较“淡”,虽为武则天之后,却没继承那份强势和野心,对于富贵、权势一概不甚热衷,于是玄宗对这个妹妹可以放心地疼爱,这反而导致玉真公主即便出家为女冠,也拥有非常高的地位、权势和话语权。


唐 李倕头冠复原 图源:遗产君

玉真公主的女冠生涯中,与文人士子的频繁交往是一大特色,这显然有赖于她在玄宗心中的分量,她的引荐、说情都非常奏效。李白有赠诗《玉真仙人词》,将玉真公主形容成仙女:“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玉真公主对王维的引荐更是众所周知。女冠身份并未限制她的人生,反而让她活得更加恣意畅快。

自玉真公主后,唐朝入道为女冠的公主数量激增,玉真公主入道,真正地开唐朝公主入道风气之先。


《玉真公主受道灵坛祥应记》碑

现存河南省济源市济渎庙

图源:济源市党史方志

李腾空

宰相李林甫之女李腾空是唐朝官宦贵族阶层女性入道的代表。

李林甫作为一代奸相,行事乖张之处不少,对于同僚专断霸道,对于自己的女儿们的婚恋自由反而表现出较为开明的一面。根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李林甫为女儿选婿煞费苦心:“林甫厅事壁间,开一横窗,饰以杂宝,缦以绛纱。常日使六女戏于窗下,每有贵家子弟入谒,林甫即使女于窗中自选可意者事之。”这就是说,李林甫在家中厅堂开一小窗,会客时允许女儿们隔着窗户挑选自己心仪的对象。

其中五个女儿都按照这种方式选到了夫婿,仅剩的那位就是李腾空。李腾空对婚姻之事根本毫无兴趣,不仅如此,她“生长富贵,无嗜好,每欲出家学道,父母不能夺其志”,与那位贪恋权势的父亲性情截然相反。李腾空成为女冠,是一心向道的结果。

李林甫并未过多阻拦这个女儿,这当然是与我们一再提到的唐朝崇道倾向、社会开放风气及“女冠热”的兴起有关的。在李腾空入庐山之前,父亲应当也对她的修行提供了相当的支持:李林甫奏请在宅邸中建立嘉猷观,并“奏女为观主”,结合史料,此处的女儿应当就是指李腾空。


南宋 佚名《云峰远眺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李腾空仍旧未在凡尘中羁留太久。贞元年间,她与蔡寻真“相友入庐山”,蔡寻真住在五老峰附近,李腾空则居住在凌云峰下,二人“咸有道德,能以丹药符箓救人疾苦,远近赖之。”李腾空的女冠生涯,真正做到了虔心向道,并且扮演着济世救民的道医角色,正因如此,她未被父亲李林甫裹挟,反而受到朝廷的嘉赏,保全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清名。

值得一提的是,诗仙李白的妻子宗氏亦有向道之心,李白素来就好求仙问道,对此颇为支持,曾携妻入庐山访李腾空,还留下《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描摹了李腾空“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的飘逸形象,也是佳话。

鱼玄机

唐朝女冠中有一个特殊群体——女冠诗人,鱼玄机作为女冠诗人,无论是才情、人生经历的戏剧性,都极为突出。

相较于前面两位,鱼玄机成为女冠,纯属被迫。


鱼玄机立像 图源网络

鱼玄机,又名鱼幼薇,长安人,出身于寒微平民家庭。她容貌昳丽,好比“两朵芙蓉镜里开”,且幼即有才名,曾被誉为“长安第一诗童”。鱼幼薇十岁时,大诗人温庭筠闻其才名,主动登门结交,从此对其照拂有加,双方常有诗作往来相和,如《晚坐寄友人》及《冬夜寄温飞卿》等。

稍长几岁后,经温庭筠居中牵线,鱼幼薇嫁与大中十二年(858)状元李亿。从这个时期开始,我们就已经能够从她的诗作中明显感受到,鱼幼薇其人,多少是有点“恋爱脑”的成分的。尽管她在《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有过“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的志向流露,但这个侧面终究没有成为她性格的主流,鱼幼薇终其一生,都自限于绮丽的字句和繁缛细微的男女情致,她的人生悲剧,虽然可以归因于时代的压迫、命运的作弄,但究其根底,仍旧是受她性格决定的。

她曾与李亿有过一段甜蜜的情感生活,但最终不为李亿的正妻所容,李亿也并未坚定回护爱妾,只是顺从妻子,将鱼幼薇送至咸宜观,并且未再接回。在这个阶段,鱼幼薇尝尽被抛弃的痛苦,写下了著名的《赠邻女》:“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说到底,她是被辜负的,然而即便唐代女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逃脱礼法的严格约束,能够拥有相当程度的交际自由,这首诗还是成为了她饱受后世诟病的“放荡”的罪证。


《唐女郎鱼玄机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进入咸宜观,应当是她从“鱼幼薇”到“鱼玄机”的人生转折点。心灰意冷之下,她开始自暴自弃。许多文人的诗歌中有隐晦反映,部分唐代女道观其实是“半娼式”的,不少女冠借助于身份便利冶游于文士之间,并不潜心修炼。鱼玄机“蕙兰弱质,不能自持,复为豪侠所调,乃从游处焉。于是风流之士争修饰以求狎,或载酒诣之者,必鸣琴赋诗,间以谑浪,懵学辈自视缺然”,开始了艳帜高张的人生。

按照晚唐时期的《三水小牍》所说,鱼玄机因怀疑侍女绿翘与自己的情人有染,激怒之下将其杀死,东窗事发后被酷吏温璋判处腰斩。这后来成为通行的说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一来该书作者所处时代与鱼玄机接近,鱼玄机腰斩事件在当时轰动长安,士林为之叹息,事件原貌不至于十分失真;二则在放浪形骸的行为模式之下,是鱼玄机的心绪无定,糜烂放纵的生活又刺激着她过度的情绪不稳定,她有如此行径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作为女冠,鱼玄机的生活模式与传统观念中的问真修道几乎不沾边,却又代表着唐朝女冠极具朝代特色的一面。鱼玄机伏法时尚且不到三十岁,一代才媛,就这样香消玉殒了,唯独留下诗篇数十首于《全唐诗》中,供我们管窥这位传奇女子的才情。


宋 青玉莲花冠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政府官方对于宗教有比较科学的管理,其中,均田制的改革突出保障了女冠的生活,“女冠给田二十亩”,她们成为了少数能够拥有自己田产的女性群体,在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这也推动了更多女子入道。

在唐代女冠中,涌现出不少富有才情或能力突出的人物,有传闻中“白日飞升”的谢自然,有幼年写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的诗谶、因而被父亲预言“必失行妇也”的李冶,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女子,甚至杨贵妃也曾以“太真”的身份短暂经历过一段道观生涯,她们都拥有着“玄而又玄”的玄妙名字,成为《女冠子》词牌所共同吟咏的对象。大唐女冠图鉴,生动呈现着大唐时期的女子形象,令人神往。


宋哲宗昭慈圣献皇后(道士)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参考文献:

1、李帮:《唐代道教与上层社会——以金仙、玉真二公主入道为例》。

2、丁放:《玉真公主、李白与盛唐道教关系考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3、白照杰:《唐代女冠李腾空及其庐山遗产》,《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4、梁超然:《鱼玄机考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