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故宫御花园和灵沼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探秘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34: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故宫御花园和灵沼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探秘

2024年6月8日,正值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带领观众深入探索这座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皇家宫殿。其中,“灵沼轩奇遇记”主题馆校项目和“花信木语——故宫仲夏日”主题亲子活动,以创新的方式展现了故宫御花园和灵沼轩的独特魅力,让参与者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01

御花园:皇家园林的艺术典范

御花园位于故宫中轴线北部,是明清两代帝王后妃休憩、游赏的皇家园林。这里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花园,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园林艺术博物馆。

步入御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苍劲古朴的树木。园中种植的古树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摛藻堂旁的古柏为例,这株距今至少600年的古柏,见证了故宫的沧桑历史。据传,乾隆皇帝曾为此树赋诗,称赞其“根盘厚地枝挐天”的雄伟气势。

御花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造型独特的“人”字柏。这些柏树通过人工修剪,在根部形成“人”字形状,不仅增添了园林景观的丰富性,更体现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万春亭四周的“人”字柏,有的已逾400年历史,主干浑厚粗壮,枝叶繁茂,成为御花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除了“人”字柏,御花园中的连理柏也别具韵味。位于坤宁门与天一门之间的连理柏,两棵柏树的枝干交织在一起,形成类似拱门的造型,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相传末代皇帝溥仪曾在此处与婉容合影,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御花园中的龙爪槐同样令人称奇。绛雪轩前的龙爪槐被誉为“北京龙爪槐之最”,树冠东西长约10.3米,南北长约9.3米,树干粗壮,主干最粗处直径达1.06米。其独特的造型不仅展现了古代园林艺术的精湛技艺,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追求。

02

灵沼轩: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灵沼轩位于延禧宫院落内,是故宫中一处独具特色的建筑。它建于清末,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西方现代建筑元素。

灵沼轩的主体结构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但其外观却呈现出明显的西方建筑风格。建筑的外墙采用砖石结构,窗户和门的设计也借鉴了西方建筑的样式。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筑顶部的玻璃穹顶,这在当时的中国建筑中极为罕见,展现了清末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痕迹。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灵沼轩并未完全建成。尽管如此,这座未完成的建筑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历史价值,成为故宫中一道别样的风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故宫博物院特别推出了“灵沼轩奇遇记”主题活动,通过实地考察、VR体验和专家讲座等形式,让观众深入了解这座独特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03

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作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故宫博物院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故宫博物院不仅推出了丰富的公众科普活动,还通过线上资源的发布,让更多人了解故宫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从5月22日至6月8日,故宫博物院陆续推出了多场科普讲座,主题涵盖故宫的鸟类多样性、古建筑保护、园林植物等多个方面。这些活动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故宫的文化遗产,更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故宫博物院还发布了《文华飞羽集——故宫博物院的生物多样性》观鸟宝典,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线上科普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方便观众在线学习,更为实地参观提供了有益的引导和支持。

故宫博物院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体现在对文物和建筑的保护上,更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科普资源,故宫博物院正努力将这座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皇家宫殿,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故宫博物院通过不断创新的教育活动和科普资源,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文化遗产,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