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选角背后:从试镜到定角的那些趣闻
《甄嬛传》选角背后:从试镜到定角的那些趣闻
2011年,一部《甄嬛传》横空出世,成为国产宫廷剧的巅峰之作。然而,在这部经典作品的诞生过程中,却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选角趣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秘《甄嬛传》选角背后的故事。
主角人选几经波折
在《甄嬛传》的选角过程中,最令人意外的莫过于甄嬛一角的归属。最初,导演郑晓龙心目中的第一人选是周迅。然而,周迅因档期问题无法出演,这个角色才最终花落孙俪。
有意思的是,原著作者流潋紫在创作小说时,是以蔡少芬在《洛神》中的形象为参考来描绘甄嬛的。当蔡少芬看完剧本后,却认为自己年龄偏大,不适合演甄嬛,反而选择了皇后这个角色。这一选择,也成就了剧中经典的一幕幕“宫斗”好戏。
孙俪:从试镜到女王
孙俪能够出演甄嬛,完全得益于她出色的试镜表现。据导演郑晓龙回忆,孙俪在试镜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演技天赋,完全符合他对角色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孙俪的气质与甄嬛这个角色高度契合,既有少女的纯真,又能展现出皇后的威严。
配角也有大乾坤
除了主要角色,《甄嬛传》中的配角选角也同样充满故事。比如,饰演端妃的李宜娟原本试的是皇后的丫鬟剪秋一角,但导演看中了她的气质,临时改为饰演端妃。而富察贵人的扮演者赵秦,原本只是负责该剧商业广告的工作人员,因为被郑晓龙看中,才有了这次意外的演出机会。
更有趣的是,原著作者流潋紫为了过戏瘾,还向导演争取了一个秀女的角色。虽然这个角色没有台词,但位置显眼,可惜部分戏份最终被删减。
艺术追求高于一切
《甄嬛传》的成功,离不开导演郑晓龙对艺术品质的坚持。在选角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演技第一”的原则,即使面对投资方的压力也不妥协。比如,有投资方希望让其女友出演甄嬛一角,但郑晓龙考虑到对方演技不足,最终只给了她一个戏份不多但有分量的角色。
正是这种对艺术品质的坚持,让《甄嬛传》成为了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它告诉我们,在艺术创作中,专业精神永远是最重要的。只有坚持艺术追求,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