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寒假将至,小心游戏骗局盯上孩子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19: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寒假将至,小心游戏骗局盯上孩子

01

寒假伊始,游戏诈骗盯上孩子

随着寒假的到来,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接触手机游戏,这也让诈骗分子嗅到了“商机”。近期,多起针对未成年人的游戏诈骗案件相继发生,令人触目惊心。

02

常见诈骗手法揭秘

1. 送皮肤诈骗:利用恐惧心理实施恐吓

骗子通常会以赠送游戏皮肤为诱饵,吸引未成年人上钩。例如,有骗子声称自己是游戏公司员工,可以免费赠送皮肤,但需要未成年人提供账号信息。一旦获取信息,骗子就会以“未成年人使用违规”为由,威胁账号将被冻结,甚至声称要从家长账户扣款、让家长坐牢,以此恐吓未成年人配合操作,最终骗取钱财。

2. 账号交易诈骗:假平台和假客服双管齐下

骗子会主动联系玩家,提出高价收购游戏账号。随后,他们会提供一个看似正规的交易平台,实则是钓鱼网站。当受害者在该平台操作时,“客服”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充值解冻费,最终导致账号和钱财两空。

3. 冒充明星团队:利用追星心理实施诈骗

骗子会冒充明星团队工作人员,邀请未成年人加入粉丝群。随后,另一名骗子会冒充公检法人员或律师,声称群内有人泄露明星信息,需要对每个人进行调查。接着,他们会以各种名目要求未成年人支付“担保费”,承诺调查结束后退还,但实际上一旦转账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

4. 共享屏幕诈骗:直接获取账号信息

骗子会假称要购买游戏账号,但需要通过共享屏幕来验证账号资源。一旦未成年人开启共享屏幕功能,骗子就能看到其输入的账号密码和验证码,从而轻松盗取账号。

03

如何防范游戏诈骗?

家长篇

  1. 加强反诈教育:向孩子普及基本的反诈知识,如不与陌生人共享屏幕、不轻信网络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等。

  2. 监管支付功能:为孩子的设备设置支付密码,限制不必要的支付行为。

  3. 关注社交动态:留意孩子在游戏和社交平台上的互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教育孩子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冷静分析,不轻易相信他人。

学校篇

  1. 开展反诈课程:将反诈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和活动。

  2. 案例警示教育:通过真实案例,帮助学生了解诈骗手段,提高警惕性。

  3. 心理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防止因情感缺失而被诈骗分子利用。

孩子篇

  1. 提高警惕性:遇到陌生人主动搭讪或提供“好处”时,要保持警觉。

  2.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

  3. 选择正规平台:进行游戏交易时,务必使用官方或知名第三方平台。

  4. 及时求助:遇到可疑情况,立即向家长或老师报告。

04

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未成年人游戏诈骗案件频发,不仅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更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防范游戏诈骗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家长要承担起首要责任,既要做好孩子的监护人,也要成为他们的反诈导师。学校则应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同时,游戏平台也应加强监管,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及时封禁涉嫌诈骗的账号。

让我们携手行动,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游戏环境,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