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医生教你区分肺结核和感冒
李希医生教你区分肺结核和感冒
“很多人会把肺结核误认为是感冒,这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综合防治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李希提醒道。李希医生从事结核病防治临床工作26年,擅长各类结核病的诊治,在她看来,正确区分肺结核和感冒对于及早治疗至关重要。
如何区分肺结核和感冒?
肺结核和感冒虽然都可能表现为咳嗽、发热等症状,但两者在病程、症状特点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
症状表现
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长。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超过2周)、咳痰,可能伴有低热(多为午后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病情进展缓慢,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
感冒:起病急,病程短(一般3-7天)。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可伴有发热(体温可能超过38℃),但全身症状较轻。具有自限性,多可自愈。
诊断方法
肺结核:需要通过胸部X光、痰液检查或结核菌素试验等实验室检查来确诊。
感冒: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判断,较少依赖实验室检测。
治疗方式
肺结核:需要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疗程一般为6-9个月。
感冒:多通过休息、补充水分缓解,必要时使用退烧药或止咳药,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为什么需要及早区分?
肺结核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果误将肺结核当作感冒治疗,不仅会延误病情,还可能传染给他人。此外,肺结核的治疗需要使用专门的抗结核药物,而普通抗生素对结核菌无效,错误的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如何预防?
接种卡介苗: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但对成人结核病的预防效果有限。
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
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定期体检:通过胸部X光或CT等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肺结核。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专家提醒
李希医生特别提醒:“如果出现持续咳嗽超过2周,尤其是伴有低热、盗汗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肺结核筛查。肺结核如果能及早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此外,她还强调,即使没有明显症状,通过体检发现的可疑肺结核也要高度重视,及时到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因为约三分之一的肺结核患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只能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通过提高对肺结核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果还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