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最新能源技术创新揭秘
中国石油最新能源技术创新揭秘
2024年,中国石油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为代表的三大石油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国内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也为全球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页岩油开发技术突破
在页岩油开发领域,中国石油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中石油为例,他们在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开发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据统计,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苏北盆地等为代表的中国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资源量达207亿吨,具有构造复杂、岩相多样、成熟度低的典型特点。
针对这些挑战,中石油创新性地提出了“耦合‘甜点’描述是基础、缝网协同优化是关键、工程提速提效是保障”的开发策略。通过研发页岩储层精细描述与建模技术,实现了地质与工程“甜点”的精细描述和全要素一体化建模。在开发层系划分方面,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划分5套开发层系,不同层系厚度3555米;济阳坳陷博兴、牛庄、民丰洼陷则按照4560米厚度划分了3、5、7套开发层系。
在钻井技术方面,中石油形成了以“三开结构+合成基钻井液+精细控压钻井+抗高温旋导+地面降温”为主的优快钻井技术体系,实现了从“打得成”到“打得快”再到“打得好”的跨越。多个区块钻井周期已缩短至30天以内,民丰洼陷更是实现了“1+1+1”模式(三个开次各一趟钻),钻井周期最短达到24.46天(垂深3885米、水平段长2013米)。
在压裂技术方面,中石油通过强化页岩油压裂技术攻关,形成了从组合缝网、密切割压裂到极限限流密切割压裂的技术迭代。目前,压裂簇间距已由1015米降为47米,同等规模SRV(改造体积)提高15%以上。
绿色能源技术创新
在绿色能源领域,中石化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方面的进展尤为值得关注。截至2022年底,全国范围内已投入运行的CCUS项目12个、在建项目接近100个,形成了多点开花、全面布局的良好局面。
中石化积极推动CCUS技术发展,已建成一个平台(CCUS重点实验室),正在推进两项工程(胜利油田驱油封存项目、华东地区国内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研究项目)。其中,胜利油田驱油封存项目是中国石化的一大亮点,能够高效利用捕集的二氧化碳进行油田驱油作业,提高油气采收率。
在技术推广方面,中石化不断优化完善不同排放源的捕集技术、管道输送技术,以及二氧化碳驱油和封存技术,将进一步降低CCUS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性、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中国石化重点研究的二氧化碳驱水与封存的协同技术,对于我国缺水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新材料研发
在新材料领域,中海油与北京科技大学、中海万泰联合成立了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和应用示范基地。此次合作旨在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探索新金属材料前沿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海油服总工程师尚捷表示,联合研发中心与应用示范基地的建立将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典范,推动高端海洋装备产学研模式达到新层次,推动新材料应用与工程化,加快国产化替代。中心与基地将打造成为油气高端技术装备人才培养“特区”,推动人才培养站上新台阶;也将围绕重大技术问题,发挥三方优势聚焦新材料研究,推动前瞻性技术领域获新突破,助力我国油气高端技术装备实现技术引领。
结语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正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深地钻探到页岩油开发,从绿色能源到新材料,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也为全球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石油企业必将在全球能源科技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