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苏里格气田开发的先驱者
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苏里格气田开发的先驱者
在中国能源版图上,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作为苏里格气田开发的先驱者,它不仅攻克了世界级的地质难题,更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建设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为我国天然气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砥砺前行:从“磨刀石”到“聚宝盆”
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埋藏深、有效砂体规模小、储量丰度低、压力系数低、非均质性强”的特点。这里曾被国际咨询机构判定为“边际油田”,意味着没有商业开发价值。然而,中国石油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艰苦奋斗,将这片“磨刀石”变成了“聚宝盆”。
技术创新:破解“三低”气田开发难题
针对苏里格气田“三低”(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的特点,第三采气厂创新集成了一系列开发技术:
免打捞井下节流器:自主研发的免打捞井下节流器,平均每口气井现场施工作业减少2次,措施作业成本降低61.4%。
水平井开发技术:针对深层致密气藏埋藏深、厚度薄、断裂发育等特征,创新集成水平井开发、优快钻井、高强度改造等开发技术,突破致密气效益开发极限。
智能化气田建设: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天然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实现2万余口气井、500余座站(厂)、3万公里输气管线的数字化管理。
保障供应: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作为中国陆上最大气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采气厂承担着重要的保供任务。其管辖的7座天然气处理厂、32座集气站、1700余公里集输管线,每年为陕京线及内蒙古周边城市输送大量天然气。
在2023-2024年供暖季,长庆油田累计生产天然气量再创新高,较去年同期增加2.51亿立方米,日产气量连续128天保持1.5亿立方米以上高位运行。而第三采气厂作为主力之一,为保障下游40余个大中型城市居民的用气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持续领跑清洁能源发展
面对“双碳”目标带来的新挑战,第三采气厂正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推进智能化油气田建设。通过加快机器人、无人机技术研发应用,以及AI视频等新技术现场应用,不断优化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从“磨刀石”到“聚宝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用技术创新和艰苦奋斗精神,书写了中国天然气开发的传奇篇章。未来,它将继续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