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小麦春季管理攻略:分类施策保丰收
2024年河南省小麦春季管理攻略:分类施策保丰收
2024年,河南省粮食生产再创佳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343.9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其中,夏粮(小麦)产量757.1亿斤,同比增长6.6%,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苗情与气象预测
目前,河南省小麦苗情整体向好。得益于适宜的土壤墒情和播种条件,全省一二类苗占比高,旺苗弱苗比例小。但也有部分地区出现假旺苗和弱苗现象,需要加强分类管理。
根据河南省气候中心预测,2025年1月将有寒潮天气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8℃以上,西部、北部降幅可达10-14℃。24-25日为主要雨雪时段,西部、北部有小到中雪,局地可能出现大到暴雪。此次寒潮正值春运期间,将对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针对当前苗情和气象条件,河南省农业部门提出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调控肥水,促弱控旺
对旺长麦田,可在返青至起身期进行镇压或深锄断根,抑制分蘖滋生。对弱苗麦田,要及早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对壮苗麦田,可在起身后期至拔节期适时灌水追肥,促进稳健生长。
镇压划锄,保墒增温
早春镇压可改善土壤墒情,促进根系生长。锄地能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两者结合使用,可达到提墒保墒、抗旱促苗的效果。对土壤塇松的麦田,要及时进行镇压,确保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
防治病虫,化学除草
要加强病虫草害监测预警,科学制定防治预案。返青后要重点抓好纹枯病、麦蚜、麦蜘蛛等病虫害防控。对未进行冬前化除的麦田,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化学除草,避免杂草滋生影响小麦生长。
预防冻害,减轻损失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倒春寒”预防工作。在低温天气来临前,可采取镇压、灌水等措施,提高麦田抗寒能力。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叶面喷肥等补救措施,促进小麦恢复生长。
病虫害防治策略
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4年春季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各地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赤霉病预防
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等常发区,要抓住齐穗至扬花初期关键时期,主动预防,遏制病害流行。可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等药剂,用足药液量,施药后遇雨应及时补治。
条锈病防控
西南、汉水流域和陕西关中等冬繁区,要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策略,及时封锁发病田块。黄淮春季流行区,要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控制发病中心扩散。
蚜虫防治
当田间百穗蚜量达800头以上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方,可释放蚜茧蜂等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综合用药,一喷多效
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可将高效对路的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免疫激活蛋白等科学混用,综合施药,达到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的效果。
总结与展望
2024年河南省小麦生产开局良好,但春季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田间管理,科学防控病虫害,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同时,要注重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推动小麦生产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