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阳新:枫林镇乡村振兴新画卷
黄石阳新:枫林镇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日,湖北黄石阳新县幕阜山深处的枫林镇油菜田里一片葱绿,暖阳洒在通往地心大峡谷的沥青路上。通畅的路面、整洁的村庄,构成了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近年来,枫林镇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和破题之作,始终不渝地为农村、为群众修路,致力于让农村更美、农业更强。
截至目前,全镇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10公里,其中“四好农村路”120公里,全镇24个村实现通组硬化路150公里,位居全县前列。2021年,枫林镇荣获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称号。
“四好农村路”+乡村旅游
枫林镇山峦叠翠,风景秀丽,气候湿润,自然景观多,是网湖湿地的组成部分。枫林镇充分挖掘山水及特色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旅游活镇”,以生态观光、文化体验、避暑休闲与养生度假为发展主题,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于去年荣获“中国三星级地质文化镇”称号。
湖田村地处鄂赣边陲的山区。过去,该村交通闭塞,道路狭窄破败,基础设施缺乏,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村路要改扩建,征地拆迁怎么办?在阳新县交通局和镇政府支持下,湖田村通过发动群众提档升级“党员示范路”。党员黄为长主动拆除自家老屋与旱厕,带动本组农户主动让地让利,积极配合拆除危房、鸡舍。32名村民还自发筹资筹劳支援工程建设。
如今,宽阔平整的沥青路贯穿村组,路口建有候车亭,停车点位安装了充电桩,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更为“四好农村路+”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黑色路面,红色景点,绿色发展。景区内外都有循环路,村民出行和游客观光都方便。假期日客流千余人,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湖田村党总支书记柯政贤说。
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地质文化资源,湖田村已成为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景区为村民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带领村集体增收,带动各项消费超1000万元。
“四好农村路”+特色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四好农村路”不仅是群众日常出行的交通便道,更是串联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大动脉”。
全镇大力实施老旧农路改造、健全完善“路长制”运行机制,发挥农村公路“以奖代补”机制作用,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有效推进了“四好农村路+”特色产业的发展。
杨桥村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建有1000亩油茶基地、40亩杨桃基地、30亩枇杷基地,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农副产品完全不愁销,村里也越来越美了。”杨桥村种植户柯贤彪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赏花。道路建好之后,时常看到城里的游客结伴来散心。
湖北万事顺服饰有限公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乡亲们既“暖了腰包”,又不用背井离乡。
大畈村村民毕木松和柯金红夫妻边忙碌边说:“骑车几分钟就能来上班,每个月工资4000多元。既有一份稳定收入,又能照顾老人小孩,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枫林镇党委委员程正坤认为,大山里一条条提档升级的“民心路”,不仅连接了村组,降低了运输成本,还直达镇里工厂,方便富余劳动力村民上下班和安全出行,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原动力。
“四好农村路”+乡村文化
枫林镇人文底蕴厚重,因枫树广茂而得名。有过“五里五知府、四代五进士”的辉煌历史,还有“东坡洗墨”“杜牧停车”的风雅传奇和动人诗篇,有“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镇”的荣誉称号。
枫林镇以修建5.1公里“四好农村路”桥罗线为契机,启动楹联创作悬挂展示活动,用楹联这一最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载体和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示乡村建设取得的成绩,不仅提升了乡村颜值,更推进了文化振兴。
沿冲村四面环山、山峦起伏,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动人故事的村落。沿冲村借楹联这一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展示枫林独特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在楹联传播方面,引发了名人欣赏研讨中华名联的热潮。2023年12月,沿冲村获评湖北省楹联文化村;去年11月,跻身“中国楹联文化传承单位”行列。
“这些年,阳新县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打造‘四好农村路’建设标杆县为目标,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群众增收互促共进。结合全县实际,拿出更实的举措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阳新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柯登景说。枫林镇推动“四好农村路+”在许多方面做成了典范。未来,枫林镇将以全县大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发展为契机,深化探索全镇“四好农村路+”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的发展模式,有效带动“四好农村路+”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新业态发展,让山川秀色走出乡村,让农村切身感受到“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三产融合打造和美乡村
枫林镇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走好乡村振兴长远棋。省自然资源厅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引导各方“输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投入10万元新修建两座水塔解决6个村组饮水难题;协调中国移动开通绿色通道,新增网络基站,村组网络信号全覆盖;向省直有关部门争取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大畈村至南陈码头道路全面提档升级;协调30万元,在临山道路旁建起挡土墙,大畈村越来越美。
枫林镇镇长田钴优说,村中古树群、古民居等原生态资源不可多得,做优特色农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依托自然生态、民族村居等乡村资源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以三产融合带动大畈村提升。
目前,枫林镇吴茱萸种植面积达4万亩,年总产量1000余吨,全镇种有油茶6000余亩、茶叶1800余亩、果树4000余亩,这些特色农业给返乡创业人士带来了收益,也带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打造乡镇旅游的“枫林模式”
6500万年前,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定定格后,枫林镇完成了地质地貌的最终塑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丘陵、河湖和溶洞立体化地形构造。
“大自然驯化枫林镇的内外构造用了亿万年,而人类在枫林镇活动只有区区几千年。”枫林镇镇长田钴优说,“如何把村镇文化历史,写进地球演进的故事,这是一篇宏大的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文章。”
经过几千年的人类活动,枫林镇留下了一串串先民活动的脚印,更留下一枚枚珍贵的文化印记。
枫林镇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图为古民居建筑。 通讯员 供图
据介绍,枫林不仅有古驿文化栈道、东坡洗墨池、伍子胥烽火点将台、坳上古名居、陈光亨国师府、古岭碑刻、黄桥古码头、净室寺等文化遗产,还有香樟、古柏、枫香、冬青等上百株古树名木。
枫林镇境内,至今保存大量的“山林—村庄—水塘—田地”布局结构的古村落,体现了地形地貌与人文相结合的特征,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见证。
2021年,枫林镇政府组织开展石泉湖地质文化镇的建设与申报工作。
近年来,该镇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科普设施建设,按照“一核四区”总体布局规划建设,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将枫林镇地球故事与村镇历史融合、农业地质与农耕文化融合、环境地质与村民生活融合,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
在“地质+综合旅游”总体思路下,该镇打造融合地质、健康、文化、创意、体育、农业主题的休闲度假产品,建设以健康旅游为主导产业,带动种养殖、中药材、餐饮、住宿等全面发展的格局,旨在打造湖北乡镇旅游的“枫林模式”。
特色美食
阳新屯鸟:非鸭非鹅,又名番鸭,西洋鸭,但是跟外地的番鸭又有些区别,有三百多年的饲养史,屯鸟汤鲜美无比,肉质结实,我觉得有点鸽子肉的香味。
银鱼炒鸡蛋:仙岛湖有一种特产即为银鱼,去那边的农家乐可以尝到,市场上有银鱼干,用来炒鸡蛋很香。
阳新折子粉:不同于其他米粉,折子粉所用的米有一个深度发酵过程,跟臭豆腐异曲同工之妙,吃起来口感韧性很强。
熏猪蹄,腊羊肉:湖北的熏味、腊味是一绝,熏猪蹄蒸软了吃,无比的弹牙,那种熏肉的香味填满了整个屋子。腊羊肉,腊排骨,腊猪脚,腊鸡,腊鸭,用这些打火锅,没吃过的话湖北白来了。
豆油皮:又名豆腐棍,豆浆煮热后表面形成的一层膜,用竹签挑起来蘸点调料就能吃,卷起来晒干好贮存,平时要吃了过下水再煎一下,煮软了吃风味甚佳。
阳新湖蒿:又名黎蒿,湖蒿腊肉绝配。清爽脆口!
芋头圆:把芋头蒸熟,捣泥,加入红薯粉,揉面团一样,把用粉丝,红萝卜,马蹄,笋干,黑木耳,肉沫,豆腐干做成的馅包进去,可以蒸着吃,蒸熟后还可以煎一下再吃。
同样类似的做法有肉糕,把肉,红薯粉,大葱,马蹄,白豆腐,和馅,用大块的豆皮一包,剁成块后油炸熟后可放冷冻保存。
油面:阳新县的传统食品,纯手工制作,无需油炸。油面以优质面粉、茶油或菜油、有的添加薯粉、食盐等原料,手工精制而成。细如游丝,爽而不腻,滑而不糊、口感不粘,有咬筋;易消化,营养足。并具键脾胃、降血压、发汗、祛风、催母乳等效,是老弱病者、孕妇、婴儿理想食品。
油面其实一点也不油,不过是制作中,使用茶油或菜籽油才得名。
油面滑溜,因为加了盐,味道有点咸。食用时不能再放盐。虽经自然晾晒,但油面还是有点潮。盐吸潮。
油面鲜,想吃也简单。铁锅烧热,猪油融化盛在碗里。然后锅里添水,水开放入面条。面熟盛进碗里,在上面浇上之前融化的猪油,不加任何调料味道仍然鲜美。
有人怕咸,煮熟后再用凉开水漂洗,晾干。然后在面丝上泼层熟清油,金黄油亮,令人垂涎。
制作油面并不简单:阳新地区的油面纯手工工艺,已经被湖北省立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阳新县 鄂湘烧烤 家常菜 家常味道 特色菜仙岛湖清炒河虾、仙岛湖的豆腐烧鱼、羊肉吊锅 牛腩吊锅、蒜蓉油焖大虾、酸辣臭豆腐
未来展望
中国三星级地质文化镇的落地,对于枫林镇而言,不亚于注入了一剂强烈的“助燃剂”。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下,枫林镇“一村一品、一组一特”乡村振兴具体路径得以实施,吴茱萸、油茶、花卉、吊瓜、桑葚、知母、丹参等特色种植产业齐头并进,带动了农业观光采摘、坳上花卉苗木、樟桥生态休闲农家乐、康养中心等产业链竞相花开。
伴随着“文旅朋友圈”的加速扩大,这个地处鄂赣交界处的“口子镇”如今将发展的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打造一个石泉湖地质文化镇,联动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横岗山森林公园、龟峰山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助推鄂赣全域旅游大发展,将这个地质文化小镇推到更加广阔的舞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