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猫 meme 和交猫税:社交媒体上的跨文化奇遇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09: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猫 meme 和交猫税:社交媒体上的跨文化奇遇

2025年1月,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社交媒体上悄然兴起:大量美国网友开始在小红书上晒出自家猫咪的照片,而中国网友也纷纷晒出猫咪回应。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交猫税”,短短几天内就在小红书上掀起热潮,相关话题浏览量迅速突破1000万。

这一现象的起源,竟然与TikTok的禁令有关。2025年1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将就禁止TikTok在美国运营的法案再次进行讨论。面对可能失去的精神栖息地,1.7亿TikTok用户开始寻找替代平台。而小红书,凭借其独特的社区氛围和内容生态,意外成为了这些“TT难民”的新聚集地。

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往往是最大的障碍。但令人惊喜的是,双方很快找到了共同语言——猫咪。猫咪作为一种普遍喜爱的宠物,在各种文化中都极具亲和力,接受度很高。于是,海外网友分享自家小猫,互相夸赞,最先出圈的话题就是“猫咪税”(Cat tax)。

有人专门PS了一张“猫咪税”的梗图,说正在小红书平台发猫猫表情包会受中国网友欢迎。这种说法不胫而走,甚至引发了一场以猫咪为媒介的跨文化互动。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从历史角度看,猫咪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中国,从先秦时期的“若隐若现”,到六朝时期的“若即若离”,再到隋唐时期的“若神若凡”和宋代以后的“若宠若用”,猫咪逐渐从野猫演化为家庭成员。而在西方,尽管中世纪曾被视为邪恶的象征,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猫咪开始被视为可爱的动物伴侣,最终成为西方家庭中最普遍的宠物之一。

在社交媒体时代,猫咪的魅力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2024年上半年,以猫 meme 为代表的短视频在各大平台走红。创作者们使用富有情绪表达力的可爱猫咪 meme,来讲述个人故事和表达情感。例如,一位日本单亲妈妈在中国生活的系列 vlog,就通过“猫尖叫”“两只猫咪打架”等粗糙魔性的绿幕素材,讲述了自己从忐忑不安到爱上中国文化的转变。

猫 meme 的流行,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萱指出,平台通过训练算法,使猫 meme 实现破圈传播;通过在制作技术上“收编”,使其制作难度降低,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梗”的再创作中;通过为用户提供场景,使猫 meme 作为参与式文化内容更加多样丰富,推动不同文化与新传播方式的交融。

更有趣的是,这种以猫咪为媒介的交流方式,正在打破传统的文化界限。在小红书上,人们不再只是单纯地分享猫咪照片,而是开始交换生活经历、讨论共同兴趣。中美体育迷隔空讨论NBA球星,钓鱼爱好者分享收获,观鸟爱好者也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让人们发现:原来不同国家的普通人,都有着相似的生活和情感。

当然,这种现象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有人担心这种表面的友好交流可能掩盖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甚至可能引发新的文化摩擦。但无论如何,猫咪作为一种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通用语言”,正在为人们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也许正是这些可爱的小生灵,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理解和包容的可能。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即便它只是云层中偶尔透过的一抹光,也很容易让人回想起一场旧梦。”在社交媒体上,猫咪不仅是一种宠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寄托,一种连接你我的桥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