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松花江与长白山:诗词里的东北壮美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36: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松花江与长白山:诗词里的东北壮美

松花江与长白山,一北一南,一水一山,构成了吉林省最壮美的自然画卷。松花江源于长白山天池,一路奔流而下,滋养着东北大地;长白山则巍峨矗立,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为这两处景观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让它们不仅成为自然的奇迹,更成为文化的象征。

01

诗词里的松花江:流放文人的慷慨悲歌

松花江,古称混同江,是东北最重要的水系之一。在清代,一批批流放文人来到这里,留下了大量诗篇。其中,吴兆骞的《混同江》最为著名:

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
襟带北庭穿碛下,动摇东极蹴关回。
部余石砮雄风在,地是金源霸业开。
欲问鱼头高宴处,萧条遗堞暮潮哀。

这首诗展现了松花江的雄浑气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吴兆骞在流放期间,多次途经松花江,每次都留下了诗篇。他的《早发尼什哈》描绘了松花江畔的清晨景象,而《五月四日渡混同江》则记录了春汛时的江景。

另一位流放文人杨宾,在《柳边纪略》中也多次描写松花江。他的《混同江》一诗,展现了冬季松花江的景象:

浩浩此江流,万古争日夜。
我来独非时,但见寒光射。
雪埋高岸头,沙涨层冰下。
顿辔驽马奔,杖策车轮过。

这些诗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银装素裹的松花江,感受到了东北冬季的严寒与壮美。

02

皇家巡游与文人雅集:松花江的盛世华章

除了流放文人的作品,松花江还留下了皇家的足迹。康熙皇帝在东巡吉林时,曾写下《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
夜来雨过春涛生,
浪花叠锦绣縠明。
彩帆画鹢随风轻,
箫韶小奏中流鸣,
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
乘流直下蛟龙惊,
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锐精,
旌旄映水翻朱缨,
我来问俗非观兵。

这首诗展现了皇家巡游时的盛大场面,同时也体现了松花江的壮美景色。在诗中,我们看到了“浪花叠锦绣縠明”的江景,也看到了“貔貅健甲皆锐精”的水师,更感受到了康熙皇帝“我来问俗非观兵”的文治武功。

03

长白山:东北屋脊的雄伟与神秘

如果说松花江是东北的血脉,那么长白山就是东北的脊梁。长白山,满语称为“果勒敏珊延阿林”,意为“长白之山”。它不仅是东北最高的山峰,也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被誉为“关东第一山”。

吴兆骞在《长白山》一诗中,描绘了长白山的雄伟:

陡悟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迥临沧海曙,独峙大荒秋。
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
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这首诗展现了长白山的雄伟气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登临长白山的向往。长白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座火山,其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东北地区的最高峰。山顶的天池,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之源,也是中国最深的湖泊,最大深度达384米。

04

从诗词到旅游:松花江与长白山的现代价值

进入现代社会,松花江与长白山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据统计,2024年1月1日至2月5日,长白山景区接待游客27.96万人次,同比增长155.34%;春节假期接待游客同比增长98.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1%;清明假期接待游客2.28万人次,同比增长850%;五一假期接待游客9.65万人次,同比增长119.32%。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两处景观的旅游价值。

松花江不仅是一条黄金水道,更是一条诗意的河流。每年夏季,松花江畔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而长白山则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东北旅游的标志性景点。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天池的神秘、温泉的神奇,还可以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

05

文化的象征:满族文化的发源地

松花江与长白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在满语中,松花江被称为“松阿里乌拉”,意为“天河”。长白山则是满族的圣地,被誉为“祖宗之山”。两处景观见证了满族的崛起,也承载着东北人民的历史记忆。

从诗词到旅游,从历史到现实,松花江与长白山见证了东北的变迁。它们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文化的载体。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也可以体会到历史的厚重。正如吴兆骞在《混同江》中所写的那样:

天池凝碧,天河流远,天水滔滔。
今古千年,松花江向被视作来自天庭的圣水,
歌之咏之,瞻拜以礼,诗章绚烂,
而众多题咏里灿灿生辉的诗眼,
又总不脱天水回护的吉林乌拉……

这不仅是对松花江的赞美,更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