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 | 专家教您从“尿常规”中发现肾脏的“小端倪”
世界肾脏日 | 专家教您从“尿常规”中发现肾脏的“小端倪”
肾脏,被誉为人体的“净水器”,但也是个“沉默”的器官,慢性肾脏疾病往往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早期阶段,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直至晚期,才可能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疲乏和食欲不佳等尿毒症表现,容易被忽视,导致诊断和治疗被延误。
今年3月1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肾脏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专家将帮助大家捋顺思路,为大家详细解读“尿常规”的检查报告,更好地了解尿常规检测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尿液检测是早期发现肾脏疾病的关键途径。它不仅可用于健康人群的普查,还可观察肾脏疾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早期肾脏疾病没有明显症状,尿常规分析结果的异常,有可能是肾脏疾病的首发证据。因此,定期体检,并进行“尿常规”显得尤为重要。
留取“尿常规”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 正确收集尿液标本,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从而最大程度辅助诊断。
- 需根据医生建议,留取不同的尿标本检查。
- 晨尿:是指清晨起床、未进早餐和做运动前的第一次排出的尿液(常推荐)。
- 随机尿:是指随时留取尿液(急查)。
- 清洁中段尿:是指在排尿过程中,弃去前、后时段排出的尿液,以无菌容器收集中间时段的尿液(尿培养)。
- 取样前避免剧烈运动,应洗手、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收集样本,留取中段尿样,避免混入其他分泌物;取样后尽快送检。
- 粪便,精液,阴道分泌物和月经血会污染标本。因此女性在经期不留取尿标本检查。
尿常规检查包括哪些项目?如何解读?
尿液的外观:尿颜色、浑浊度
新鲜尿液呈淡黄色、清晰透明。如果发现尿液呈红色、浓茶样色、洗肉水样色、白色、尿液浑浊、有血块、有絮状物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至肾脏专科就诊。
尿液试纸分析:尿液比重、潜血、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蛋白质、葡萄糖
这些指标在化验单上都有正常范围标注,若化验单出现“+”或者升高、下降符号,说明可能异常,我们一一解读(“+”提示阳性,2+、3+提示阳性程度逐渐增强。升高代表指标超过正常范围上限,下降代表指标低于正常值下限)。
异常尿常规化验单
- 尿潜血
尿潜血阳性常见原因是尿中有红细胞,但是尿潜血阳性并不等同于血尿。当红细胞镜检查超过3个/高倍镜视野时才称为血尿。
尿潜血阳性还可见于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剧烈运动、挤压等情况导致肌肉组织损伤可能出现肌红蛋白尿,尿液呈粉红色或暗红色,检查尿潜血阳性。
尿潜血还可能出现假阳性,见于尿液中混有精液或者其他分泌物。
提醒:体检报告中有单纯尿潜血阳性不用急,结合尿红细胞一起看,定期复查是关键。
- 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
白细胞酯酶:由溶解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白细胞酯酶,这是尿中存在白细胞的标志。
亚硝酸盐:很多肠杆菌,是泌尿道感染的最常见微生物。都可产生硝酸盐还原酶,可将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阳性尿提示可能存在细菌尿。
提醒:尿频、尿急、排尿痛,尿中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阳性,结合尿白细胞升高,最有可能是尿路感染。
- 葡萄糖
普通人尿液含有微量葡萄糖,定性检查为阴性。尿糖定性阳性的尿液称为糖尿。
当血糖超过8.88mmol/L时,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率降低也可引起糖尿,但血糖浓度正常。
尿糖阳性,血糖升高,很可能是糖尿病。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糖类、输注高渗葡萄糖溶液、存在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或情绪激动情况下,也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糖尿。
服用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也可出现尿糖阳性。
提醒:尿糖阳性时,需检查血糖情况。若两者同时升高,考虑糖尿病;若尿糖阳性,血糖正常,考虑可能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
尿常规的重头戏来了:尿蛋白和尿沉渣!
- 尿蛋白
健康成人每天通过尿液排出的蛋白质极少,约30-130mg。当蛋白质浓度大于100mg/L或150mg/24h尿液,蛋白质定性检查呈阳性,称为蛋白尿。尿蛋白阳性要引起重视,也是发现早期肾病的关键因素。出现尿蛋白需及时到肾脏专科就诊。
剧烈运动、发热、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暂时性的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尿蛋白定性不超过(+)。这些情况在充分休息、发热好转后,再次复查,若仍存在尿蛋白阳性,则提示存在肾脏病可能,需进一步检查。
病理性蛋白尿:见于各种肾脏疾病及肾脏以外疾病所致的蛋白尿,多为持续性蛋白尿。如慢性肾炎可引起蛋白尿、糖尿病也可引起肾损伤出现蛋白尿。
假性蛋白尿:尿道炎、尿道出血及尿液混入阴道分泌物等可能出现假性蛋白尿,需待尿道炎等好转后复查。
- 尿沉渣检查:红细胞、白细胞
红细胞:当红细胞镜检查超过3个/高倍镜视野时,称为血尿。通过检查尿红细胞的个数及形态,以进一步评估不同疾病。血尿以正型红细胞为主,常见的病理学原因包括全身出血性疾病、肾结石、膀胱疾病等;血尿以畸形红细胞为主,常见于慢性肾炎。
畸形红细胞
正形红细胞
尿红细胞不同形态
白细胞:当白细胞镜检查超过5个/高倍镜视野时,称为脓尿。白细胞升高常见于泌尿系感染,也可见于慢性肾脏疾病,需结合临床症状一并考虑。
“尿常规”检查在健康体检和肾脏疾病长期随访中具有重要地位,简单而高效的特点有助于早期发现慢性肾病,是保障肾脏健康、实现最佳肾脏保护的关键环节。
“世界肾脏日”只有一天,但我们对肾脏的关爱并不限于这一天。重视肾脏健康,预防慢性肾脏病,拥抱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