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餐桌上的“顶流”:四指马鲅
闽南餐桌上的“顶流”:四指马鲅
在闽南地区,流传着一句关于海鱼的顺口溜:“一鯃二红鯋,三鲳四马鲛,五鮸六嘉腊。”这六种鱼是海边人常吃的,而其中排名第一的“鯃”,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四指马鲅。
何为四指马鲅?
四指马鲅(学名: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隶属于马鲅科、四指马鲅属,有“海洋鲑鱼”之称。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显著特征:胸鳍下方有4条游离的丝状鳍条,就像四根手指一样,因此得名“四指马鲅”。在不同地区,它还有不同的称呼:在粤语里叫“马友鱼”,在闽南则被称为“鯃仔”。
这种鱼体型较大,一般体长30-50厘米,体重在800克到1300克之间。它的身体呈流线型,背部是灰褐色,腹部则是乳白色。最特别的是它的鳃丝面积小且疏离,一旦离开水就会立即死亡,因此在捕捞时需要特别小心。
独特的食用价值
四指马鲅的肉质细腻爽口,脂肪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许多,蛋白质含量也非常丰富。更特别的是,它的肉质分层,像千层糕一样层叠起来。这种独特的肉质结构,使得它在腌制后会一层层分开,因此也被称为海鱼中的“千层糕”。
从营养成分来看,每100克四指马鲅可食部分含有146千卡热量,19克蛋白质和7.2克脂肪,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材。而且它不仅适合做成咸鱼,还可以蒸焖煎焗、煮鱼汤、做鱼饭、红烧……可以说是百搭的美味。
闽南餐桌上的“顶流”
在闽南地区,四指马鲅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它不仅是冬季应季海鲜的代表,更是当地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渔民常说,冬天的海鲜比其他季节的更胜一筹,而四指马鲅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闽南,最常见的吃法是将四指马鲅腌制成咸鱼。这种做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鱼肉的鲜美,同时让口感更加丰富。腌制后的四指马鲅咸鱼,色泽诱人,咸鲜浓香,成为很多餐厅的招牌菜。据说,这种咸鱼的美味程度堪比“咸鱼中的爱马仕”,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四指马鲅的养殖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以珠海金湾为例,2024年2月,当地第一批四指马鲅出塘上市,品质和产量都达到了中上标准。养殖户介绍,这些鱼经过9个月的生长,平均重量达到5两以上,亩产超过3000斤。按照当时的出塘价27元/斤计算,每亩效益可超过3万元。
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的专家表示,四指马鲅非常适合在珠海养殖,因为这里地处珠江出海口,是理想的咸淡水养殖环境。目前,四指马鲅已被列入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相关养殖技术也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可以预见,未来这种美味的海鲜将会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四指马鲅,这种被誉为“海洋鲑鱼”的美味,不仅在闽南地区享有盛名,如今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崭露头角。无论是作为餐桌上的美食,还是作为养殖业的优质品种,它都有着光明的前景。如果你有机会品尝,不妨试试这种独特的海鱼,感受一下“海产千层糕”的美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