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校园禁食名单背后的深思:如何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18: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校园禁食名单背后的深思:如何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近日,荆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荆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及托幼机构高风险食品目录》,明确列出21种高风险食品,严禁在学校食用。这份禁食名单的出台,再次将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01

校园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触目惊心

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令人触目惊心。2024年10月,山东青岛某学校学生餐中惊现死老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同年11月,江西南昌某学校食堂被曝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学生食用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2023年9月,河南永城市一学校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导致31名学生身体不适……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据统计,仅2024年,全国就立案查处校园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02万件,责令停产停业85家,吊销许可证6家,取缔无证经营14家。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焦虑和不安。

02

“校园餐”腐败,触目惊心

更令人震惊的是,“校园餐”领域还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吉林省长春市某小学原后勤主任戚世国,通过与餐饮公司勾结,从学生餐费中克扣70余万元;河南省洛阳市某中学一位即将退休的校长,与餐饮公司续签10年合同,涉案金额高达100余万元;广东省某百年老校的党委书记与饭堂主任串通敛财,虚报食材数量,将差额装入私人口袋……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食品本身的安全隐患,更涉及到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和道德失范。

03

问题频发,根源何在?

为什么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管理不透明:校园食堂的管理几乎完全由学校内部员工掌握,外部监督不足。校长、后勤主任等人员对校园食堂有足够的话语权,这为腐败滋生创造了条件。

  2. 监督机制缺失:学校食堂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一些学校甚至将“校园餐”产生的“利润”放入“小金库”,用于发放教师福利,这种做法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

  3. 责任落实不到位:校园食品安全涉及多个环节和主体,包括学校、供应商、监管部门等,但各方责任往往界定不清,导致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

04

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面对严峻的校园食品安全形势,各方都在积极行动。国务院食安办等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构建加强校园食品工作的制度机制。

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完善责任体系:明确学校校长(园长)为校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2. 加强教育和监管:推进“互联网+”智慧监管运用,利用新技术加强实时监控;同时,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3. 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学生会代表、社会监督员等的作用,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

  4. 加大惩处力度:对违反规定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行政处罚,对失职的相关工作人员和相关负责人进行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食品安全案件进行严厉查办。

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我们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让孩子们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