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看好万亿储能产业,传感器迎来产业大爆发!
巴菲特看好万亿储能产业,传感器迎来产业大爆发!
全球最著名投资者巴菲特携接班人阿贝尔等重磅人物,共同召开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会上,巴菲特明确表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使命是确保每个用户每天都能用上电,化石能源曾是最主要的能源形式,但现在他们更关心的是储能问题。
大会现场图片
这场盛会不仅吸引了包括比尔·盖茨和苹果CEO蒂姆·库克在内的业界重量级人士出席,巴菲特和公司未来接班人阿贝尔还发表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发展给出了深刻洞见,并特别强调了储能的重要性。
阿贝尔进一步阐述了储能行业存在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问题,只有通过技术进步,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他表示,目前储能电池的续航时间仅为四小时左右。
据媒体报道,截止2023年底,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了惊人的399亿美元,并计划到2026年再投资77亿美元。
储能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储能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保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储能装机规模方面,中、美、欧继续主导新增新型储能市场,2023年合计占全球市场的88%。当前中国总体储能技术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各类储能技术快速发展。
其中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占比逐步提升。中国物理与化学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传感器在储能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行业处于大规模应用的初期,储能电池性能指标模糊、规划设计简单、储能火灾消防还欠缺深入研究和技术支撑,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性能及安全还存在很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据储能相关媒体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全球已发生储能安全事故超70起,其中,其中韩国最多,美国紧随其后。行业界人士表示,“储能安全已经上升为非常重要的评估考核项目,要么没事,一发生问题就是大事故。”
对发生事故的储能电站情况统计,储能电站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内部电芯失效引发的热失控,二是外部辅助系统故障。传感器作为电化学储能产业底层基础技术之一,在赋能电化学储能产业的数字化、安全性、稳定性和智能化等方面意义重大。
具体到电化学储能上游系统与传感器应用场景,有较强相关性的上游子系统包括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温控系统、消防系统等。
从传感器企业产品布局来看,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水浸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行程开关等品类在电化学储能上游系统布局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应用数量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