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手打击金融诈骗,涉案金额达15亿余元
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手打击金融诈骗,涉案金额达15亿余元
金融诈骗形势严峻,两部门重拳出击
近年来,金融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据统计,2023年全网监测到的数据泄露事件超过19500起,其中金融行业数据泄露事件高达8758起,位列各行业之首。面对严峻形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公安部重拳出击,联合开展专项打击行动。
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打掉犯罪团伙300余个
2024年4月至11月,公安部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7个月的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工作。此次行动战果丰硕:
- 依法立案查处保险诈骗犯罪案件1400余起
- 打掉职业化犯罪团伙300余个
- 涉案金额累计15亿余元
此次专项行动不仅有效遏制了保险诈骗犯罪的多发势头,还探索形成了一套高效精准的案件线索筛查和行刑衔接配合模式,为持续开展反保险欺诈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诈骗手法翻新升级,四大类型需警惕
当前,金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呈现出职业化、团伙化趋势。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风险提示,以下四类诈骗手法最为常见:
“共享屏幕”类诈骗:不法分子以各种借口诱导受害者下载指定软件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从而盗取个人银行账户、密码等重要信息。
“AI换脸拟声”类诈骗:利用AI技术合成虚假音频、视频或图像,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进而诱骗受害者转账汇款。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以“稳赚不赔”为诱饵,通过伪造或仿冒的投资平台吸引受害者投资,随后转移资金。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以低价出售或高价收购游戏账号、装备等为幌子,诱骗玩家进行线下交易或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等。
提高警惕,防范诈骗
面对花样翻新的金融诈骗,广大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不轻信陌生人:对陌生来电、短信或网络信息保持警觉,不轻信“天上掉馅饼”的说辞。
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陌生软件。
谨慎转账汇款:在涉及转账、汇款操作时务必提高警惕,认真核对对方身份和信息真实性。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险或投资理财产品时,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轻信来路不明的“小道消息”。
及时报警求助:如发现被骗,应立即保存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反映。
金融诈骗手段虽然层出不穷,但只要我们保持警觉,提高防范意识,就能有效避免财产损失。同时,相关部门也将持续加大打击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