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场监管局发布7条年货购买提醒:理性消费,避免陷阱
北京市场监管局发布7条年货购买提醒:理性消费,避免陷阱
2025年春节前夕,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北京市场监管”发布7条年货购买提醒,旨在帮助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做出明智选择,理性消费,避免陷入消费陷阱。
理性消费,按需采购
随着春节促销活动的密集开展,线上线下各类优惠令人眼花缭乱。北京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置办年货前应先整理家中存量,制定采购清单,选择正规渠道,仔细甄别促销规则,不盲目跟风。例如,在选购坚果礼盒时,可以先检查家中是否已有类似存货,避免重复购买造成浪费。
网络购物,细节为王
在线购物时,要仔细查看商品介绍,包括名称、产地、规格、用料等信息。同时,由于春节前夕许多网店会提前放假,一定要确认好发货时间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比如,如果打算网购一些地方特产作为年货,务必提前了解卖家的发货安排,以免影响节日使用。
食品安全,三看原则
选购食品时要遵循“三看”原则:一看商家资质,选择正规渠道,查看“SC”食品生产许可证号;二看标签信息,关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看提示信息,留意致敏物质、适宜食用量及不适用人群等。特别是购买海鲜、肉类等生鲜食品时,更要仔细检查包装和标签,确保食品安全。
进口食品,认准标识
购买进口食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标识,避免购买无中文标识、来源不明、质量安全无保证的进口食品。选购进口冷链食品时,可通过“北京冷链”追溯码查询相关信息,确保来源可靠。
保健食品,谨慎选购
选购保健食品时,要正确识别“蓝帽子”标识,牢记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核查保健食品企业及产品信息,索取正规票据并妥善保存。不要轻信“免费试用”“无效退款”等承诺,远离免费义诊、免费讲座等营销活动。
儿童玩具,安全第一
选购儿童玩具时,要仔细查看厂名、厂址、3C认证标志等是否齐全,避免购买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特别要注意小零件脱落、尖锐边缘、劣质材料等可能带来的危险,确保玩具适合儿童年龄使用。
维权意识,时刻保持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注意保留发票、交易记录等消费凭证。如果发生消费纠纷,要依法理性维权,及时与商家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拨打12345、96315、12315等投诉举报电话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反映。
此外,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还联合发布节日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警惕商家虚假承诺等“忽悠”陷阱,倡导选购包装简约适度、绿色低碳产品,自觉抵制过度包装的礼盒商品。同时,要树立节约意识,合理点餐,反对餐饮浪费。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也提醒消费者,在网络消费时要理性面对各类促销活动,注意服务的时间限制等附加条件,避免冲动消费。在餐饮消费时要关注用户评价,仔细阅读团购条款,按需适量点餐。在旅游消费时要多做比较,将重要合同条款提前确认,确保商家承诺落实在合同中。
总之,春节消费要秉持理性、健康、绿色的原则,既要享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又要保持清醒的消费意识,合理规划支出,避免不必要的财务危机。同时,要时刻保持维权意识,保留消费凭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