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寒假,帮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受益一生
趁寒假,帮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受益一生
好习惯
养成指南
人每天90%的行为都是出自习惯的支配,乔布斯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中,你养成习惯。在你生命的最后的30年中,你的习惯决定了你。”
事实上,人生中很多习惯都是在童年养成的,尤其3-10岁,是性格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今天,小编总结了5个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及培养好习惯的方法,家长可以利用寒假这个契机,做好孩子的习惯养成工作。
一、作息习惯
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们来说,身体发育状况的好坏与睡眠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的生长发育由生长激素控制,这种促进发育的生长激素多数在睡眠过程中分泌。
睡眠充足的孩子在反应速度、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更加突出,良好的作息也能够保证孩子的智力发展。
二、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孩子健康的基础。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早晚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晚上要洗澡,勤剪指甲勤理发等。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意让孩子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逐步养成饮食有节制、营养均衡的好习惯。
三、阅读习惯
美国著名文学家奥威尔·普瑞斯特科曾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 。”对孩子而言,家长就是最好的引路人。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及年龄为他选择合适的绘本,每天约定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共享亲子阅读的乐趣。
在阅读之前,家长可给孩子布置任务,让其带着任务听故事,以便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巧设疑问,利用故事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孩子积极思考。需要注意的是,家长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且难度适宜。
孩子听完故事后,家长可引导孩子复述故事内容,从而增强他的记忆力,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或将故事里生动的对话进行分角色表演,帮助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四、思考和探究习惯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这种宝贵的探索欲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学习和成长的不竭动力。
面对孩子问“为什么”,家长不必直接给答案,可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或做小实验寻找答案 。当孩子说“我不会”时,家长别急着代劳,而应鼓励孩子耐心尝试,帮其总结经验,换角度和方法解决问题。对孩子而言,养成勤思考、爱探究的习惯,远比机械记忆知识更重要。
五、运动习惯
寒假正是孩子们可以学习各类运动、培养兴趣、增强体魄的好时机。让孩子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可以强壮骨骼,有利于孩子长高,还可以增强心脏能力。孩子经常运动,能促使他们呼吸系统的发育,提高其机能水平。
阴雨天里或不便出门的时候,家长可以利用家里的一些常用物品和材料开展居家锻炼,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亲子关系。
好习惯养成三方法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孩子持之以恒,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鼓励。家长朋友们不妨试试以下三个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01
目标激励
家长可以记录孩子的执行和遵守情况,并设立激励机制。比如,依据孩子的执行状况给予适当奖励,这些奖励可以累计起来用于兑换礼物或特权。这样一来,孩子的假期会充满乐趣和期待,同时也能让他们体验到付出与收获的快乐。
02
榜样示范
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坐、立、行、说、玩等的基本礼仪;穿脱衣物、穿脱鞋袜、整理玩具、整理床铺、整理自己的物品等家庭事务;喝水、洗手、如厕、刷牙、爱干净、早睡早起等健康的生活习惯。
03
角色互换
家长与孩子之间如朋友一样相处,以游戏的方式让他直观感受习惯带来的影响。如孩子做事拖拉散漫,家长与孩子进行角色互换,家长当拖拉的“孩子”,孩子当“父母”,在角色扮演中让他感受拖拉散漫对生活、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