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世界精神卫生日: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信号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21: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世界精神卫生日: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信号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聚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少年抑郁症。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社交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因此,了解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信号至关重要。

01

早期信号:这些征兆需警惕

  1. 情绪低落: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感觉沮丧或伤心,难以体验到快乐。

  2. 兴趣减退: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以往感兴趣的事情(如运动、社交、游戏、爱好等)不再吸引他们,失去参与的动力和热情。

  3. 精力减退:即使没有进行大量的体力活动,也常常觉得疲惫、乏力,做事时感到拖沓。

  4. 情绪波动剧烈: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比成年人更为剧烈,常突然从愉快变为低落或愤怒。虽然情绪变化可能与荷尔蒙有关,但持续的情绪低落或愤怒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此外,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往往表现为愤怒、敌对等外在情绪。

  5. 自我评价低:频繁表现出自卑或对自己失望,认为自己做不好事情,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思考问题时倾向于消极、悲观,常常感到无望,甚至可能谈论死亡或自杀。

  6. 过度敏感:对外界评价或同伴看法非常敏感,容易感到被忽视、排斥,进而加剧自卑和孤独感。

  7. 注意力下降: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或工作时感到思维模糊,完成任务变得困难。

  8. 学习动力下降:患病期间,青少年常常感到思维变得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也显著下降。这种认知功能的减退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导致成绩下滑、逃学现象频发,甚至出现对学习完全丧失动力的情况。

  9. 叛逆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常通过叛逆、违抗家长和老师等方式缓解内心压力。随着压力的加剧,一些青少年可能会进一步寻求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痛苦,比如滥用药物、酒精,甚至参与其他危险活动。

  10. 网络成瘾:长时间沉迷于社交媒体、电子游戏、视频等线上活动,通过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中的困境和压力。

  11. 睡眠和饮食变化:可能出现早醒、失眠或嗜睡的情况,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

  12. 逃避责任或减少参与感:不愿意与家人、朋友交流,避免社交活动,减少对家庭、学校等日常活动的参与,甚至放弃学业或其他重要任务。

  13. 身体症状:如头痛、胃痛等没有生理原因的身体不适。

  14. 反复自残:反复出现划痕、割伤、烧伤,且伤口不符合常见的意外原因。同时,青少年常会避免让他人看到自残的痕迹,选择穿长袖、长裤或在不显眼的地方进行自残。

  15. 自杀:直接谈论死亡或自杀、从极度情绪低落突然变得情绪平静,疏远他人,研究自杀方式、场所及工具,实施自杀计划。

面对以上这些征兆,家长和老师需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果发现青少年长期出现情绪异常、行为异常,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温和地询问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02

发病率:数据背后的真相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讨论日益增多,网络上流传着“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的说法。然而,这一数据并不准确。

根据权威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实际上约为2%。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表示,网络上的一些数据可能来源于非科学的调查方法,存在数据偏倚,不能代表普通人群的真实情况。抑郁症的诊断需要专科医生依据专业标准进行综合判断,不能仅凭简单的问卷或量表调查。

03

专业建议:及早干预是关键

如果发现青少年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及时就医:家长应第一时间带孩子到精神科就诊,而不是先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精神科医生是患者在患病初期寻求外界帮助的最佳选择。医生会为患者进行一系列检查和测评,综合判断患者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再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是单纯的心理治疗,还是其他治疗。

  2.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BT)、正念训练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识别和调整负性思维,学习情绪管理技巧。

  3. 药物治疗:对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守医嘱,同时定期复诊监测疗效与副作用。

  4. 家庭支持:家长需要接受心理教育,学习科学的应对策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孩子的关注和支持,同时避免过度干涉或保护,给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

  5. 学校与社会支持:与学校老师或心理咨询师沟通,共同制定支持计划。鼓励青少年参与团体活动或兴趣小组,增强社交互动和自信心。

  6. 紧急情况处理:如果青少年表现出明确的自伤或自杀意图,应立即寻求急诊帮助,必要时安排短期住院观察。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综合的过程,需要医院、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参与。治疗固然重要,但后续的心理支持和环境调整同样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病情反复发作,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霾。

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成长环境。记住,及早识别和干预是战胜抑郁症的关键。不要犹豫,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