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RJ21八周年:国产飞机的崛起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RJ21八周年:国产飞机的崛起之路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1314124_121832523
2.
https://www.stdaily.com/web/fangtan/2024-08/08/content_212173.html
3.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045983.html
4.
http://mil.news.sina.com.cn/2007-12-23/1210477914.html
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448094
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1647303
7.
https://data.carnoc.com/aircraft/type/list/210.html
8.
http://att.caacnews.com.cn/mhfzzcgjyxb/mhfzzcgjyxb4th/202111/t20211112_60345.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9C%8B%E5%95%86%E9%A3%9BC909
10.
http://att.caacnews.com.cn/mhfzzcgjyxb/mhfzzcgjyxb2th/202110/t20211028_58905.html
11.
http://www.cadas.com.cn/news/2019122610231100001.html

2024年6月,中国自主研发的ARJ21喷气式支线客机迎来商业运营八周年。截至当月底,这款承载着中国航空工业梦想的飞机已向全球客户交付139架,总订单量超过400架,累计飞行时间达到42万小时,安全运送旅客超过1373万人次。

01

从零到一:ARJ21的艰辛研发之路

ARJ21项目于2002年立项,这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的商用客机。选择从支线客机起步,是因为相对于干线客机,支线客机的研制投入较少,但技术要求同样严格。这为中国后续研发大飞机奠定了基础。

然而,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项目初期,国内相关工作人员多年未承担民机型号研制任务,人才流失严重,经验不足,对航空器审定规章和运行规章理解不够,预先研究基础薄弱。在最初的设计方案出炉后,还发现了飞机超重、飞行阻力大等棘手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ARJ21团队没有退缩。他们组建攻关队,日夜奋战,在国内外做试验,邀请行业内的顶尖技术专家一起把关。通过优化飞机结构设计,最终减重约1.5吨;通过改进机翼细节设计,达到了预期的减阻效果。

2008年11月28日,ARJ21完成首飞。但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适航取证过程更为严苛。团队需要按照当时国际最新、最严苛的适航标准对ARJ21进行验证。例如,他们进行了12轮失速试飞,验证飞机在各种状态下的失速点和失速形态,持续优化失速保护系统。

02

市场开拓:从国内到国际的突破

2016年6月28日,ARJ21在成都航空实现了首次商业运营,标志着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喷气式支线客机正式投入市场。目前,ARJ21已在12家航空公司运营,包括成都航空、天骄航空、一二三航空、中原龙浩航空、圆通航空、华夏航空、商飞快线航空、江西航空、国航、南航、中飞通用航空以及印尼翎亚航空。

在国际市场,ARJ21同样表现不俗。它已获得俄罗斯、印尼等六个国家的适航认证,并开通了多条国际航线。目前有3架ARJ21-700型飞机在印尼翎亚航空运营,安全运输旅客超过16万人,日均利用率达到了8小时。

03

技术创新:为C919探路

ARJ21的研制过程填补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多项技术空白。例如,它在国内首次系统完整地建立了民机适航设计和验证技术体系,解决了系统间互联安全性评估等技术难题,掌握了多项关键验证试飞技术。

ARJ21的研制经验也为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铺平了道路。从取得型号合格证到正式交付用户,ARJ21用了近一年时间,而C919仅用了约3个月。ARJ21在试验试飞中积累的数据和方法,为C919的高难度试飞提供了重要参考。

04

未来展望: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随着ARJ21逐渐爬坡上量,中国商飞计划在2024年交付33架,2025年交付36架。除了现有的客运版和货运版,中国商飞还在积极研发高原型以及商务机、灭火机、医疗机、气象机、应急救援指挥机等多种衍生型号。其中,商务机和医疗机已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预计从2025年起陆续投入市场。

ARJ21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交付数量和飞行小时上,更在于它为中国航空工业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带动了产业链的升级。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开路先锋”,ARJ21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有能力制造出世界一流的商用飞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