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方戏台,看福建“好戏不断”!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06: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方戏台,看福建“好戏不断”!

福建是中国的戏曲大省,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现存23个活态剧种。从北宋时期的草台,到如今遍布城乡的现代演艺新空间,福建的戏曲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央视春晚莆仙戏《踏伞行》表演视频截图

福建是中国的戏曲大省
历史悠久、积淀深厚
现存23个活态剧种
戏台
则是联通古今,汇聚历史云烟
和人世弦歌的重要场所


经典莆仙戏剧目在基层演出。图源:《时事报告》杂志

据资料记载
《中国戏曲志》描述福建地方的演戏:
“最早闽东北及福州地区是
在地上用一根草绳围成一圆圈为表演区。”
后来把木板铺在稻草上,
演员就在简陋的草台上演出,
这即是古戏台最早的雏形。
福建真正的戏台
要从北宋时期说起
随着歌舞杂剧的发展
福建民间开始出现了
“高台”演出形式
来看看自古以来
八闽大地上
多姿多彩的特色戏台!

民居戏台:水榭戏台


水榭戏台 池远/摄

坐落在福州三坊七巷的衣锦坊郑氏大院中,有一座水榭戏台,它是清代福州宅院戏台的佳作。戏台临水而建,单檐歇山顶,四周檐角飞翘。台顶设有方形藻井,雕刻着团鹤与蝙蝠,寓意“福寿双全”。方形的台面三面出挑,台后有戏房供化妆使用。

在这里。可以凭栏眺望水榭戏台,聆听闽剧之悠扬婉转。它是中国戏台建筑的杰作,见证了福州戏剧的发展,是福州地区唯一的民居戏台。


林则徐纪念馆里的戏台

在毗邻福州三坊七巷街区的澳门路上,有一座红墙肃穆、古雅高格的林则徐纪念馆,它的前身是始建于清代的林文忠公祠。在纪念馆放鹤台不远处旁,建有精致的九脊顶四柱古典木构的水榭戏台,戏台四周木栏杆十分讲究,台下围板雕刻艺术也很高超,配有电子灯光设备。

会馆戏台:安澜会馆古戏台

自明清以来,福州共建有60多座会馆,其中最负盛名、规模最大、最为华丽的则是安澜会馆。如今,会馆里有福州现存最大的古戏台,除了日常的传统民乐演绎外,这里还是“文旅融合 非遗进景区”福建芳华越剧院的驻点演出场地,不定期开展精彩的越剧折子戏专场演出。


安澜会馆内的古戏台。图源:仓山旅游

清道光年、同治年重修的乌山乌塔会馆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木石结构建筑。如今,在雕梁画栋间,仍能感受乌塔会馆中的戏曲江湖。


图源:安泰街道

南平浦城的三山会馆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单进合院式建筑,是浦城县目前仅存、闽北地区少见的会馆类建筑。会馆所处位置是古代浦城最重要的商业区,是浦城“地界三省”“物华天宝”“冠盖往来、商贾辐辏”的具体例证,也是浦城与浙、赣、福州等地区自古存在频繁商贸往来的主要见证。会馆内戏台、拜亭木雕精美,重檐翘角,黑瓦红柱。


三山会馆戏台

庙宇戏台:莆田西陂天后宫中的戏台


莆田西陂天后宫中的戏台


福州鼓山镇樟林境戏台


三明沙县罗坑庙戏台(罗文真 摄)


古田临水宫古戏台

村落戏台:宁德东山村古戏台

宁德蕉城区洋中镇东山村古戏台
这座戏台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
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沧桑历史
它采用外四方内八角斗拱飞檐二层结构
整个建筑雕梁画栋,精致典雅
充满了传统艺术的韵味


戏台之上悬挂着“剑光射斗”等大小牌匾,寓意着陈纪将军镇守边关,保卫宋朝江山的英勇事迹。这座古戏台不仅是当地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三明清流供坊村戏台三角戏表演 摄影:陈汝辉

如今
在八闽大地上
遍布乡野的古戏台,民俗的喧腾欢闹
依然有许多戏台锣鼓正酣
政府搭台,走进乡村
悠扬戏韵正映照乡村烟火
近年来
福建打造“乡村戏台 百姓乐园”
等惠民演出品牌
让戏曲盛宴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
“飞入寻常百姓家”
接下来
就和我们一起“亲临现场”
看看那些精彩时刻吧!

福建芳华越剧院践行“迎新春戏曲走基层”活动


现场氛围热烈 图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从最初简单的草台
到华丽的戏台
“霎时演出千秋事,尺地变成万里程”
看似一方小小的戏台
承载着千百年的故事
随着时代变迁
多姿多彩的现代演艺新空间
层出不穷
如今,有戏的地方就是戏台
福建
自古是个“有戏”的地方
锣鼓一响,好戏登场
戏曲古韵,绽放今辉
八闽大地上的好戏
仍在继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