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德怀收藏展:500余件珍贵藏品展现青岛百年变迁
邹德怀收藏展:500余件珍贵藏品展现青岛百年变迁
2024年3月12日,一场特殊的展览在青岛上街里书店·如是店拉开帷幕。这场名为“1897—1949·探寻青岛老城印记”的展览,展出了青岛90后收藏家邹德怀的500余件珍贵藏品,其中包括老照片、明信片、写真帖等,系统地展示了青岛从德占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变迁。
这场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文物展示,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邹德怀从自己收藏的十余万件藏品中精心挑选出相关展品,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邹德怀,这位1990年出生在青岛小港的年轻人,自2012年起就开始致力于东亚近现代历史相关影像材料与近代文物的征集和研究。目前,他已收藏了10万余张原版老照片和数百本旧相册,是国内收藏青岛早期照相馆史料文献较为齐全的藏家和研究者。
在邹德怀的收藏中,最早的一张照片可以追溯到1897年,那是德军奥古斯塔皇后号军舰侵入青岛胶州湾的历史见证。还有一张1898年德国海因里希亲王登陆青岛的照片,记录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这些照片不仅是青岛历史的见证,更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
在展览中,一张1906年由青岛寄往德国不莱梅港的明信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张明信片上印有1899年建成的胶澳总督临时私邸,背面的邮戳记录了它的辗转历程。明信片的寄信人是一名驻防德军的海军炮兵,他在致不莱梅港附近Lehe的Schwarz一家的留言中写道,“请允许我把这张明信片寄给你们。到目前为止,我很好,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希望你们也一样。问候。”然而,根据明信片背面杂乱的信息,不莱梅港的皇家邮局并没有在Offizierkasino这个地址找到Schwarz一家,他们在明信片上进行备注后,将明信片退了回去。这张远渡重洋的纸片就这样划了一个圈,又回到寄信者的手中……
另一张1911年4月由青岛寄往卡塞尔的明信片,则记录了当时青岛应对肺鼠疫的防控措施。明信片上展现了德军在一座桥梁卡口巡逻检视的情景,桥面上可见身着冬装的德军士兵,其中还有一名华人巡捕。河岸的一侧设置了铁丝网,显然是为了防止人员随意流动。署名Otto Rietze的寄信人在致Otto Steiner及其家人的附言中,指明了这是“应对疫情的防护栏照片。”同时希望对方以及对方家里的所有人一切顺利,并致以了最诚挚的问候。
这些展品不仅记录了青岛的历史变迁,更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邹德怀表示,作为一个青岛人,收藏关于青岛的老物件更像是一种情怀,他希望通过这些展品让更多人了解青岛的故事。
这场展览将持续到2024年6月12日,对于所有对青岛历史感兴趣的观众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近距离接触这座城市的历史,感受它的文化魅力。同时,邹德怀的收藏展也为青岛老城的申遗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