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你真的了解吗?
产后抑郁,你真的了解吗?
最近,一位名叫毛晚的90后妈妈上了微博热搜,原因是她为"整条街的栏杆织彩虹毛衣"。这一令人不解的行为背后,除了兴趣使然,还包含着毛晚向"产后抑郁"的顽强抗争。她形容生产的疼痛"像遭雷劈",而产后的痛苦"像钝刀子割肉"。伤口疼痛、宫缩疼痛、喂奶时乳头被吮破的疼痛让她难受至极,缺觉、头痛像恶魔一样时刻缠绕着她。当产后生活的重心全部落在孩子身上,毛晚完全失去自己的生活,她又陷入自我怀疑的痛苦中。
毛晚的故事并非个例。据统计,产后抑郁发生率为80%,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5%左右。这意味着,几乎每位新妈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经历产后抑郁的情绪,而其中15%的人会发展成需要专业治疗的产后抑郁症。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社会对产后抑郁的认识不足,许多妈妈不知道自己已患病,或者由于病耻感迟迟未就医,导致接受正确治疗的人数不足1/3。
什么是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指在生产后发生的抑郁症,可能是单相的,或较为少见的双相障碍。它未被现行的分类系统视为一种独立的诊断,对于产后4周内发病的抑郁发作可通过《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修订版(DSM-5-TR)进行诊断。
产后抑郁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
- 情绪低落
- 兴趣或愉快感丧失
- 精力降低
- 睡眠障碍
- 食欲或体质量下降
- 性欲下降
- 焦虑
- 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
- 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
- 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 自杀或伤婴观念或行为
- 强迫观念
- 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产后抑郁的成因
产后抑郁症(PPD)的病因主要有五大方面:
- 内分泌因素:产后体内激素的急剧变化是PPD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 遗传因素:有家庭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PPD发病率高。
- 产科因素:产时、产后并发症、难产、滞产等导致生理、心理应激增强的产科因素可诱发PPD。
- 躯体疾病因素:其他疾病如感染、发热对PPD的促发有一定影响。
- 社会心理因素:产妇人格特征、分娩前心理准备不足、产后适应不良、睡眠不足、照顾婴儿过于疲劳、产妇年龄小、夫妻关系不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产前抑郁是产后抑郁的重要风险因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教授王东信指出,"产后抑郁众多危险因素中,产前抑郁是最明确的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预防产后抑郁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 充分休息:尽量多休息,和婴儿一起打盹。
- 合理安排:专注于照顾婴儿和自己,不要试图做所有事情,比如保持家里一尘不染或做饭。
- 建立支持网络:拥有强大的支持网络,包括伴侣、家人或朋友,并寻求帮助。
- 分担责任:与伴侣共同分担对婴儿和其他儿童的照料和家务。
- 倾诉情绪:向伴侣、家人或朋友倾诉自己的情绪。
- 保持个人卫生:每天沐浴、更衣。
- 适当社交:经常外出,如外出办事、和朋友聚会或散步。
- 安排个人时间:如果可能,安排可靠的托儿服务,并在没有孩子的情况下独自或与伴侣一起度过一些时间。
- 与其他妈妈交流:与其他妈妈谈论共同的经历和感受。
- 正确认识:认识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对作为母亲的怀疑是正常的,这些影响通常会过去。
产后抑郁的治疗
对于确诊的PPD患者,治疗方法包括:
- 轻度抑郁发作:可以首选单一心理治疗,若症状无改善,必须药物治疗。
- 中度以上抑郁发作:应该进行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并建议精神科会诊。
- 重度抑郁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不能自理或出现自杀及伤害婴儿的行为,必须到精神专科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近年来,针对产后抑郁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2023年8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zuranolone用于治疗成年女性患者的产后抑郁。这是一种新一代GABA A型受体的正变构调节剂,口服使用,持续治疗14日。它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其他口服抗抑郁药的辅助药物。
然而,zuranolone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
- 是否有某一亚组患者最能获益于zuranolone治疗?
- 与其他已确定的产后抑郁治疗相比,效果如何?
- 长远来看,效果如何?
- 在母乳喂养期间,使用zuranolone是否安全?
- 是否有致畸作用?
- 成本问题:与其他药物相比,成本较高,可能影响其使用。
此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教授王东信团队还发现,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2mg/kg)在分娩后即刻静脉输注,可显著减少产后42天时抑郁发作的患病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产后抑郁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它不仅影响新妈妈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婴儿的发育产生长远影响。因此,及时识别症状、采取预防措施和科学治疗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新妈妈们创造一个更加理解和支持的环境,帮助她们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