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9月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评级调整情况梳理与展望
2024年1-9月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评级调整情况梳理与展望
2024年1-9月,中国债券市场共有152家发行主体的信用级别受到评级公司调整,其中评级上调88家,评级下调64家。城投和金融主体评级上调,产业主体评级下调成为主要特征。
评级调整概况
2024年1-9月,共有152家债券发行主体信用级别受到评级公司171次评级调整(含上调及下调)。其中,评级上调88家,较上年调整数量有所减少;评级下调64家。
从发行主体行业来看,2024年1-9月评级上调主体以城投和金融主体为主,评级下调主体集中于产业可转债主体。具体来看,跟踪评级调整城投主体51家,其中上调主体41家,占同期总上调家数的46.59%;跟踪评级调整金融主体25家,其中上调主体21家,以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为主;产业主体跟踪评级调整共76家,其中下调主体53家,占同期总下调家数的82.81%,主要为可转债发行主体。
从评级调整产业主体行业细分来看,2024年1-9月产业上调主体主要为产业控股平台、交运设施企业及公用事业企业为主,评级下调主体集中于化工、机械设备、信息技术、医药生物和有色金属等领域,但整体调整行业分布有所分散。
从评级调整城投主体区域分布来看,2024年1-9月评级上调城投主体以江苏省最多,有10家,其次为广东省、山东省和浙江省,均为5家,多为经济强省大省内的城投主体;同期评级下调城投主体均位于贵州省内,主要受新增票据逾期、被纳入被执行人名单、资产冻结等风险事项影响所引致。
评级调整路径分析
2024年以来,152家信用调整发行主体中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发行主体信用级别受到多次向下调整。
级别调整幅度方面,2024年1-9月共有80家发行主体信用级别被上调1个子集,8家发行主体获得跨子集向上调整;同期共有54家发行主体信用级别被下调1个子集,29家发行主体受到多个子集向下调整。
级别上调路径方面,AA+上调至AAA共有38家主体,占总上调主体家数的43.18%;其次为AA上调至AA+,共有27家主体,占总上调主体的30.68%。整体看,上调主体原有级别较高,多为城投和金融主体,产业主体较少,上调路径较为集中。
级别下调路径方面,AA下调至AA-共有17家,AA-下调至A+共有14家,合计占总下调主体家数的43.66%。整体来看,级别下调主要集中于AA及以下的评级主体,与上调路径相比,级别下调路径较为分散。
主要评级调整行业分析
2024年以来,评级机构的跟踪评级调整以城投和金融主体上调、产业主体下调为主,产业下调主体集中于信息技术、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和医药生物等行业。
城投方面,得益于一揽子化债政策的实施推进,城投短期偿债压力得到明显缓释,城投主体的跟踪评级下调较去年有明显下降;同时,受益于区域经济财政实力持续提升、股东和政府的支持加大、公司行政层级提高、自身业务范围的转型拓宽,今年城投主体以上调为主,上调主体主要集中于沿海及中部地区。
信息技术行业方面,年内评级机构对该行业进行调整的6家主体均为下调,且涉及主体全部为可转债主体;其中4家主体为以往年度下调评级的延续,2家主体为首次下调。下调原因包括:激进扩张后经营不达预期引致的资金压力、受下游客户结算周期影响致使回款缓慢、公司高层变动剧烈导致经营不稳定、或内控存在缺陷财务报告有虚假内容受到行政处罚等。
电力设备行业方面,年内评级机构对该行业进行调整的6家主体均为下调,其中, 5家为可转债主体,4家主体为首次下调评级。相较2022年及2023年,电力设备行业评级下调主体明显增加(2022及2023年仅有1家主体发生下调)。究其原因,主要受到行业变革影响:电力设备处于新能源产业链中游,其对下游整车话语权较低,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下游需求不稳的双重夹击,经营业绩大幅下滑。
基础化工行业方面,年内评级机构对该行业进行调整的6家主体均为下调,其中,主体5家为可转债主体,4家主体为首次下调评级。下调原因包括,需求不足致使新增产能无法消纳、产品价格下行及毛利率空间收窄导致亏损、监管处罚、行业竞争加剧经营前景存在不确定性等。
医药生物行业方面,年内评级机构对该行业进行调整的5家主体均为下调,且全部为可转债主体;其中1家主体为首次下调评级,该行业近年来被持续下调评级。综合年度内各下调主体的风险因素看,主要有医保政策调整致使产品价格持续降低、产能持续扩张但利用率不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经营出现亏损、账款回款周期拉长出现流动性紧张等。
此外,建筑施工和有色金属行业主体评级调整数量较多,下调主体多为民营企业,多数主体原有信用级别不高,盈利能力较低出现亏损、资金发生流动性紧张、偿债负担重、债务出现逾期违约等为下调评级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望
展望近期信用环境,短期内,随着一揽子化债政策、政府债券置换等政策实施推进,将利好隐债范围内的城投债务,其债务风险或将得到有效缓释;但弱区域的城投主体、非重点省份的弱资质城投主体仍需保持谨慎。
注释:
①根据YY评级统计,2024年1-9月各评级机构合计发布171次评级调整(含上调、下调)报告,涉及债券发行主体152家;其中5家债券发行主体信用级别被进行多次调整。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