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下的公募基金如何健康发展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58: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下的公募基金如何健康发展

公募基金行业在严监管下迎来深刻变革。2023年末,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越银行理财,达到27.60万亿元。然而,"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依然存在,2023年公募基金合计亏损4347.74亿元。面对这一挑战,监管部门持续释放严监管信号,推动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业务本位。

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壮大

公募基金阵营还在持续壮大。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公募基金规模为29.20万亿元,连续两个月站在29万亿元大关之上。

事实上,在2023年公募基金已经首次超越银行理财,坐上了"资管一哥"宝座。2023年末,公募基金产品规模达到 27.60万亿元,同期银行理财规模 26.80 万亿元,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超越银行理财,成为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的主力军。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象凸显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近两年公募基金领域"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愈发凸显。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15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披露了2023年年度报告,经统计本期公募基金合计亏损4347.74亿元。

从基金类型来看,2023年年报货币市场基金与债券基金总利润均超2000亿元,为近3年同期最大盈利,混合基金整体亏损超5000亿元,单只产品平均亏损0.73亿元;股票基金整体亏损超3000亿元,单只产品平均亏损0.94亿元。

在15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中,共有67家基金管理人本期合计利润为正,其中博时基金以88.18亿元位居榜首。建信基金、兴业基金、中银基金、永赢基金分别以83.30亿元、69.56亿元、69.25亿元、55.23亿元排在其后。

从基金管理人旗下产品平均利润来看,北京京管泰富基金以14865.82万元位居榜首;在该榜单前十中,国寿安保基金参与统计的基金数量最多,共计150只。

监管持续加码,行业迎来深刻变革

今年来,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的"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日前,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被异地证监局驻场检查,引发广泛热议。4月15日,昔日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涉案开庭的消息在市场引发极大震动。

业内普遍认为,"严监管"之下,公募基金行业将迎来深刻变革。恪守信义义务,真正把投资者的利益摆在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前面,切实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业务本位,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事变动频繁,加速"去明星化"

2024年,公募基金人事变动频繁。截至5月5日,关于"基金经理变更"的公告已高达935条,涉及超过60家公募基金。舆论普遍认为,随着"严监严管"的态势持续加强,基金圈的"大地震"才刚刚开始。

监管政策密集出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的"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3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聚焦校正行业机构定位、促进功能发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监管效能,提出了7个方面25项政策措施。

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被市场称为是资本市场的新"国九条"。《若干意见》强调,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其中提到,完善与经营绩效、业务性质、贡献水平、合规风控、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证券基金行业薪酬管理制度。持续开展行业文化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分类名单制度和执业声誉管理机制,坚决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风气。

对公募基金行业的"严监管"回应社会关切,不仅是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更有利于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机构,推动公募基金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经济周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