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鸡公山的故事:从北魏到民国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12: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鸡公山的故事:从北魏到民国

鸡公山,这座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处的名山,不仅以“青分楚豫、气压嵩衡”而闻名,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近代史与自然风光的宝典。从北魏时期的地理记载,到民国时期的避暑胜地,鸡公山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鸡公山,古称鸡翅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处,主峰海拔811米,因其山势宛如雄鸡引颈报晓而得名。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就有关于鸡公山的记载:“有九渡水注之,水出鸡翅山,溪涧潆委,沿溯九渡矣。其犹零阳之九渡水,故亦谓之为九渡焉。于溪之东山有一水,发自山椒下数丈,素湍直注,颓波委壑,可数百丈,望之若霏幅练矣,下注九渡水,九渡水又北流注于淮。”此后,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至沓来,留下了无数赞美诗篇。

九渡水又称九渡河、九曲水、九曲河,即今源自李家寨大茶沟的朝天河。“溪之东山”应为光头山,水为大滴水。据《鸡公复鸣——鸡公山美文学校的故事》,当时的九渡河尚可行船,鸡公山美文学校(ASK)的学生乘船可达信阳三里城,这也与“北流注于淮”的记载是吻合的。

明嘉靖举人、信阳人岳东升所写七律诗《鸡头石》中,引用了此句,至少说明,鸡头山在明代以前就已出名。其全诗如下:

鸡头石在千山里,芳草诗传亦有名。
突起云宵疑健斗,乍惊风雨欲长鸣。
绛冠日晓丹霞拥,绣羽春晴锦树生。
身世百年真一肋,夜半起舞不胜情。

民国十八年信阳人刘景向主持编修的《河南新志》卷之一载:“武胜关之东五里曰鸡公山,旧名鸡头山,今为各国侨民避暑之地。”而民国二十五年九月淮阳谢随安编写的《重修信阳县志》则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鸡公山,在武胜关东北,为豫、鄂界山。林壑深秀,旷宇天开,其上建筑西式房屋千百楹,楼阁参差,因山作势,不拘一向,或市或村,曲折纡回,各极其胜。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内有良田数百亩,泉声㶁㶁,清冷可鉴,甘冽不啻琼浆玉液。山峰高迥,云出常在其下。气候清爽,常似深秋,虽盛夏须御袷衣。每岁三伏日,贵官富贾及西人往避暑者百数十人。佳胜不亚庐山。

1903年至1936年间,鸡公山曾有美、英、法、德、俄等23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等建造了近500幢别墅,有尖顶突起的教堂式,有环形古雅的宫殿式,有玲珑剔透的小巧别墅,有高大豪华的欧美建筑……那时的鸡公山,除了有街道和洋商区外,还设有医院、学校、运动场、邮政局、电报局、警察局等,所以鸡公山还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据说1935年夏,来这里避暑的外国人达到了2000多人。

不过,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目前鸡公山遗存的老别墅仅有上百幢,马歇尔楼、美国大楼、美龄舞厅、颐庐和姊妹楼等最具特色,它们构成了全国为数不多的山中建筑奇观。


在数百栋别墅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民国时期军阀靳云鹗1923年的“颐庐”了。以他的字“颐恕”命名,建筑一共四层,入门即是宽大的门廊、圆弧状的护栏,四面门窗上都是奢华的彩色玻璃,可仔细看看门边的石雕,上面又刻着松树和仙鹤等传统的吉祥图案,真可称得上是中西合璧的典范。

鸡公山以其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自然景观而著称。蒋介石召开“中原会议”指挥武汉保卫战,枪毙韩复榘等许多震撼的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留下了美龄舞厅、武汉会战历史纪念馆、马歇尔楼等,漫步其间,可以感受到那个风云年代的惊心动魄。



鸡公山近代建筑群2006年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鸡公山遗存的119处近代建筑及其构筑物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供参观的仅有马歇尔楼、美龄舞厅、中正防控洞等几幢老别墅。

从上古传说到北魏史料记载,鸡公山的故事一直延续着,踏上这片土地,仿佛步入了一副绝美的画卷,山和树就在那里,诉说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的浏览,续写着属于她的传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