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全国投资者保护日:投资理财防骗指南
5·15全国投资者保护日:投资理财防骗指南
5月15日是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宣导证券基金期货法律法规,强化依法治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提高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服务水平,严厉打击非法证券犯罪活动,大力支持投资者依法维权,推进行业诚信文化建设,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在投资理财领域,诈骗手法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5.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3.3万名,同比分别上升65.3%和123.2%。其中,投资理财诈骗是高发类型之一,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
最新诈骗案例
2024年6月,王某在家上网时通过百度搜索到一个投资网站,登录后在客服指导下进行虚拟币投资。起初小额投资确实获得盈利,但当王某加大投资后,发现无法提现,最终被骗二十余万元。
同月,陈某通过抖音短视频接触到一个名为“云*志”的投资返利APP,在按照指引操作转账后,被骗取二万余元。
黄某则是在朋友介绍下,下载了“H**M”理财平台,通过微信转账和支付宝花呗充值进行投资,最终发现资金无法提现,被骗金额达三十余万元。
常见诈骗手法
投资理财诈骗通常包含四个阶段:引流、洗脑、诱导和收割。
引流阶段: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等多种渠道发布推广信息,宣称有内部消息和投资门路,吸引目标人群。
洗脑阶段:通过聊天交流投资经验、拉人进入投资群聊、直播授课等方式,以高额回报等谎言获取初步信任。
诱导阶段:引导受害者登录虚假网站或下载不明APP,进行小额投资试水,获取进一步信任。
收割阶段:当受害者加大投资后,以各种理由阻止提现,如“登录异常”“服务器异常”等,要求缴纳额外费用,直至受害者发现被骗。
实用防骗建议
警惕高回报承诺:任何承诺“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投资都是诈骗。
保护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不扫描不明二维码。
选择正规渠道:投资理财要去正规金融机构,不轻信陌生人推荐的理财产品。
理性对待投资: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明白“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及时寻求帮助: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停止与对方的金钱往来并报警。
在投资理财的路上,保持警惕和理性是保护自己财产安全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意识,远离投资诈骗,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