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3·15调查:直播带货“三无”产品泛滥,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20: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15调查:直播带货“三无”产品泛滥,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南方日报记者对直播带货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大量“三无”产品充斥其中,令人触目惊心。

01

“三无”产品泛滥直播间

“三无”产品通常指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质量合格证的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必须有中文厂名、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等信息,缺少任何一项均视为不合格产品。

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3C类商品成为“三无”产品的重灾区。在“全仕达”直播间,记者购买了一款号称“出口英国”的智能台灯插座,售价19.9元包邮。该产品在商家处已售出3.3万单,收获3800多条评价。然而,收到的产品不仅外包装没有任何生产厂家信息,也没有中文产品名字和说明,更没有3C认证标志。作为电器产品,这种“三无”产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在“傻大哥外贸百货”直播间,一款“拼接针织毛线袜”同样存在严重问题。主播声称“不计成本”为粉丝提供福利,10双仅售13.8元。但收到的产品内外包装没有任何产品信息,连一个中文都没有。根据《纺织品管理条例》,纺织品必须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含量、规格、产地等信息,这款产品显然不符合规定。

食品领域同样未能幸免。在“八九不离吃”直播间,记者购买的“塘缀网红松糕”也是一款典型的“三无”产品。根据《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必须标注详细的产品信息,而这款松糕除了简单的快餐盒包装和使用方法标签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

02

直播带货为何成为“三无”产品重灾区?

  1. 主播营销套路:主播通过“最后的尾单”“限时秒杀”等营销话术,制造紧迫感,促使消费者冲动消费。同时,主播往往强调“为粉丝争取福利”,让消费者放松警惕。

  2. 平台监管缺失: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直播带货有明确规定,但平台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监管漏洞。平台更关注流量和销售额,对商品质量把关不严。

  3. 消费者维权难:一旦发现问题,消费者往往面临维权难的困境。主播、商家和平台之间相互推诿,消费者难以找到明确的责任方。

03

监管政策出台,直播带货将迎规范发展

针对直播带货中存在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

  1. 信息披露义务:主播和平台必须明确标注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和标记,确保消费者能够快速找到责任人。

  2. 平台管理责任:平台必须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协助消费者维权。

  3. 广告属性认定: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的,必须遵守《广告法》相关规定。

  4. 无理由退货权益:除特定商品外,消费者享有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权利。

  5. 法律责任:违反规定的经营者将面临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

04

消费者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1. 谨慎选择平台和主播: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平台和主播,查看其历史评价和口碑。

  2. 仔细查看商品信息:购买前仔细查看商品详情页,确保产品信息完整,警惕“三无”产品。

  3. 保留购物凭证:保存好直播视频、聊天记录、订单信息等,以便维权时使用。

  4. 及时维权: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平台和商家沟通,必要时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和提高消费者意识,才能真正激发消费活力,促进直播带货行业的健康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