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失独老人社区照顾新模式:创新引领,多方联动
镇江市失独老人社区照顾新模式:创新引领,多方联动
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积极探索失独老人社区照顾新模式,通过建立系统性的政策体系和创新服务机制,为失独老人打造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照顾网络。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失独老人的生活质量,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完善的政策体系:从生活到健康的全方位保障
镇江市建立了完善的政策体系,涵盖生活照料、健康服务、精神关怀等多个维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制度和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制度。
2023年,镇江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10.99万名老年人提供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护理、助餐、助浴、助洁、代办、助医等,投入资金达4915.69万元。同时,该市连续4年将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累计完成改造5320户,每户补贴不超过3000元。
创新的服务机制:数字化赋能提升服务效能
镇江市积极探索数字化手段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镇江养老地图”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底正式上线,用户可通过网页端和手机端访问,获取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养老服务政策、养老护理、防诈骗等方面的信息。截至2024年4月底,该平台总访问量已达1.6万多人次。
此外,镇江市还建立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度,民政、卫健、医保等部门分别采用国家标准进行能力评估,为精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该市积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截至2024年4月底,已有1314人享受居家或机构护理待遇。
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养老服务共同体
镇江市的社区照顾模式体现了政府、社会、家庭的多方联动。政府层面,建立了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制度,对不同类别的老年人实施分级探访关爱。社会层面,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目前全市138家养老机构中,民办机构占比达62.32%。家庭层面,建立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2023年有23584人享受护理补贴。
专业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温度
镇江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队伍建设,2021年以来,全市共免费培训养老服务人员6000多人次,其中失能家庭照护人员300多名。建立了专业对口毕业生入职奖励制度,对取得不同等级职业技能证书的养老护理员给予相应补贴。同时,通过评选“最美养老护理员”等活动,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镇江模式的示范意义
镇江市的失独老人社区照顾模式,体现了系统性、创新性和人文关怀,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政策体系的完善是基础。镇江市建立了涵盖生活、健康、精神关怀的全方位政策体系,为失独老人提供了全面保障。
数字化创新是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通过“镇江养老地图”等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养老服务的精准对接和智能管理。
多元主体协同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镇江市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的多方联动机制,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生态。
专业队伍建设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根本。通过培训、激励等措施,镇江市打造了一支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温度。
镇江市的实践证明,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设计、创新性的服务机制和多元化的主体协同,可以有效提升失独老人的生活质量,让社区真正成为他们温暖的港湾。